好消息!
年的五一劳动节,来了新福利,国务院发布连续5天节假的放假通知。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4月2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上班。
拍手相庆是肯定的了,人们情绪高涨,积极开始筹划5天假期的合理安排。想想连续5天假日里,那一幕幕场景肯定是精彩纷呈,归家探望,走亲访友,恋人相依,治学补课,外出旅游......
简说古人的假期
先来概略性的看一下,我们的古代先人是如何放假休假的。
秦汉之前,是没有放假休假一说的。那时候民为吃喝,时间上倒是自由的,无所谓放不放假。而“官员们”多为贵族,也无所谓假日,干就是了。
汉朝有了休假制度,即例假、节令假和告假。其中例假指的是“吏员五日一休沐”,为的是让吃住一体在官衙的官吏有时间去洗澡搞卫生,也要养足精神好好上班。也有了官员石建利用休沐假侍候老父洗澡的美谈记录。
唐宋时期,旬休成了制度,还有大小节日的53个节令假;还有皇帝、道祖生日,探亲假、婚假、丧假“丁忧”等福利,假期超过百天。宋朝重文轻武,行*官员们可谓福利多多,节令假有54个,总假期约有天之长。
元朝假期骤减到16天,而明朝初期草根出身的“工作狂”明太祖朱元璋取消旬假,只有冬至过年、元宵节等十几天的假期;后期也慢慢增加到了50多天。清朝在假期上完全炮制明朝,清代末期“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光绪年间先从新式高等学潮开始逢周末休息。
民国时期正式引进星期制,年,我国实行双休日工作制,“干五休二”。
“中国请假第一人”,孔子?
“孔子假期玩年,至于韦编三绝。这是晋代陆云《全晋文·卷一百一·请吴王引师友文学观书问道启》中的记载。所以有人戏称,有史可寻的中国请假第一人,“非孔子莫属”。
还要知道一点放假一般是行*发布集体行为受法律保护的,而“休假”则可能会增加某单位或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引发的行为。
所以就有了工作日遇到熟人,抬头一句,“放假吗?”“不,我是休个班”的经常性对话场景。
放假,休假,休班,这些词汇表达意思很是不同。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五一五天假干点啥
年的“两会”上,有一些“两会建议”也是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