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游龙灯等。但对于吃货们来说,吃元宵,才是节日的必备环节。那么,元宵又是怎么做成的呢?
首先,还是要解决一个遗留问题,你分得清元宵和汤圆吗?
简单地说,在北方,这种白色的糯米团团叫“元宵”,它是滚出来的。
而在南方,他又变身“汤圆”,是被包出来的。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熏陶下,以及各个地区饮食习惯的影响下,元宵形成了多种风味,其馅料既可以是甜的,豆沙、桂花、芝麻等;也可以是咸的,蛋*、鲜肉、火腿等。
尽管馅料帮派丰富,但元宵的制成都离不开软糯香甜的糯米皮。所以,接下来我们想聊一聊糯米。
我国糯稻种植历史悠久
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中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度,糯稻的种植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北魏末年《齐民要术》中的水稻篇就记载了当时*河流域栽培的24个水稻品种,其中糯稻11个;明代农书《稻品》中也记录了32个水稻品种,糯稻有12个;《诗经》中的《小雅·甫田》、《唐风·鸨羽》、《豳风·七月》等章都有咏稻稌的诗句。
糯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B1等营养物质,中医也认为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早在先秦时期,糯米就已成为中国南方的重要粮食。直至今日,糯稻在南方也尤为常见,广西、江西、安徽、贵州等地,均种植着不同品种的糯稻,拥有各式各样以糯米为原材料制成的美食。
当然,除了吃,糯米在古代也常常被用来酿酒、祭祀和当做粘合剂。在中国长城(明长城)的城墙粘合物中,人们就发现了糯米的成分,糯米灰浆有效地增强了城墙的稳固性。
墙砖缝间的白色物质就是糯米灰浆经考古,在河北省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年前的碳化粟米粒;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了1万年前的稻米遗存。水稻的种植传统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今,种植技术也始终在进步。
卫星遥感+人工智能,让水稻分布有迹可循
当然,除了糯稻,水稻还有很多种类。通常,我们将水稻分为早稻、中晚稻;籼稻、粳稻;糯稻、非糯稻等不同类型。如今,在粮食需求的促进以及农业培育技术的推进下,人工选育的水稻品种,如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浮水稻、海水稻等,也逐渐成为水稻种植的主流。与此同时,水稻种植监测技术的完善,也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水稻分布监测,能够确切掌握水稻生长的精准数值,为科学播种、灌溉、施肥,收成提供依据,实现农业的科技、绿色发展。
我国重点水稻种植区遍布多个省市地区,下面,大地量子将运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技术,带大家看看我国部分地区的大面积水稻分布情况。
大地量子: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水稻分布从监测结果来看,阜南县的水稻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阜南县把发展绿色水稻产业作为农业发展规划重点之一。数据显示,年阜南县水稻播种面积就已经达到40多万亩,平均亩产达多公斤。
大地量子:江西省上饶市水稻分布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万年县是人工栽培稻的起源地和贡米的原产地,稻米习俗在这里已传承了几千年。截至目前,万年贡米种植面积达1.7万公顷,遍及全县15个乡镇。
大地量子:上图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红旗满族乡五常水稻分布;下图为6月与8月作物长势监测图。
五常市的水稻种植业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一直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每年春耕,五常市的水稻种植情况都是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