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元夜繁灯须尽欢新民晚报
TUhjnbcbe - 2023/2/27 11:04:00

元夜观灯在古代已是非常开放的日子,如果说中国人有狂欢节,非元宵节莫属。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从大年三十到元宵节,足有半个来月,中间高潮叠起,精彩纷呈,而元宵节可说是其中最后一个高潮。

说到元宵,民间总有“闹元宵”的提法,意即元宵节一定要热闹,要尽兴。试看古代诗词,“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凡及元宵,都有一种痛快尽兴的狂欢场面。这说明,民生艰辛,终年劳作,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他们在春节除了要与家人团聚,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同时也需要休闲和释放,痛痛快快,尽情尽兴地欢畅一番,而元宵节则正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依民间风俗,元宵节有食汤圆、猜灯谜、观百戏等玩意儿,但其中最大的亮点和特色,还是观花灯。此风俗起于唐代初、盛之间,盛于宋、明,下及清朝。据《大唐新语》载:唐中宗时,每至元夕,“盛饰灯影之会”,京城坊间小巷,到处都是各色花灯,流光溢彩,如同白昼,吸引许多男女老少出来观看。每当此时,无论贵贱贫富,“贵臣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唐玄宗在过45岁元宵节时曾问叶仙师:元宵夜何处最热闹?叶答:“灯烛华丽,百戏陈设,士女争妍,粉黛相染,天下无踰于广陵矣!”可见当时扬州元夜的热闹程度,已为神州之冠。其中“灯烛”首当其冲,不可小觑。

而俗话所说的“闹元宵”,所谓的热闹与尽兴,又与放花灯和观灯人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诗词与小说,凡涉及元宵,都会写到花灯之美,如唐人苏味道的诗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白居易诗:“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张祜《正月十五夜灯》诗句:“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宋朱淑真《元夜》诗:“十里绮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都有对灯的描绘。而灯的确能营造热闹气氛,显示繁华景象,使夜色更加璀璨绚丽,于是,张灯观灯,成了欢庆元宵佳节的主要方式,元宵也就有了“灯节”之称。

为了满足人们欢庆“灯节”的需求,又出现了专售花灯的“灯市”。街巷两边的茶楼商铺挂满了大大小小造型各异、品种繁多的花灯,任人选购。据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载,当年杭州“自旧岁孟冬……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至元宵更盛。灯的品种极多,“每以苏灯为最,圈片大者径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种种奇妙。”还有“福州所进,则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明代仍有灯市,但品种似有发展。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载:“腊后春前,寿安坊而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出售各色华灯。其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刘海戏蟾之属;花草则有栀子、葡萄、杨梅、柿橘之属;禽虫则有鹿、鹤、鱼、虾、走马之属……品目万殊,难以枚举。”如今上海城隍庙的元宵灯景,小孩喜拉的兔子灯等,都是从中衍生而来。

唐代有严格的宵禁制度,入夜到一定时辰,便会锁闭城门,不得夜行。唯独元宵之夜,朝廷为了让全民上下尽兴观赏花灯,纵情欢度新春的最后一个佳节,禁卫*特许游人夜行,一切城门和关卡全部打开,任由游人载歌载舞,踏歌而行,自由进出,尽情欢乐,通宵达旦。唐宋放灯三夜,至明代放灯五夜,其热闹程度,可以想见。

更有意思的是,元宵不仅取消宵禁,女性也可上街赏灯,中国古代对女性的束缚甚多,一般女子多居家中,夜晚更不得外出,唯独元夜可以自由外出,与众人一起逛街观灯,共度佳节。周密说:“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以出游。张祜诗:“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辛弃疾词:“蛾儿雪柳*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都写出了女子在元夜的欢乐场面。

由于古代男女婚嫁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胆大一点的男女为追求婚姻自主,便借着元夜观灯的机会,谈起了恋爱。如汤显祖名剧《紫钗记》,便写了唐代李益在元宵之夜邂逅霍小玉,拾得其遗落的紫玉钗,以此托媒求婚,终结连理的爱情故事。欧阳修的《生查子》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借元夜观灯的机会偷偷幽会,以及别后相思的情景。又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下片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外,《春灯谜》《宋公明闹元宵》等古装戏中的男女会面,也都在元宵之夜。这对今天的男女青年来说,简直不可想象。但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元夜观灯在古代已是非常开放的日子,也可说是中国人最尽兴的日子了。如果说中国人有狂欢节,则非元宵节莫属。(孙琴安)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夜繁灯须尽欢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