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2月14日,日历上赫然写着情人节,宜订婚、领证、结婚。
“订婚+领证+结婚”这一系列操作,早就把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玫瑰花在今天都脱销了,巧克力也涨价了,电影院早就满座了,
不相信“2.14”是情人节的,也会被这「优秀的氛围组」给带跑偏。
《爱乐之城》剧照但是在多年前,2月14日仅仅是一个平平无奇的2月14日,是美国的一个卡片商把它变成了情人节。
据说那个卡片商在圣诞节前订购了很多贺卡,但销路并不好,卡片积压到了第二年,这时候OKR指标就下来了,这些囤积的卡片被要求必须在一个半月内卖出。
2月只有28天,那么deadline就正好是2月14日。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就怕流氓有文化。
于是,商人们翻阅历史书,找到了一个叫「圣瓦伦丁的人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把这个故事套在了2月14日,便对外宣传今日是情人节。
年轻人那时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节日,情人节的出现让他们找寻到了自我。
就在那一天,囤积的贺卡全部卖出去了,卖花的、卖巧克力的商户也搭了个顺风车,在2月14日那天狠赚了一把。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来了咱们中国的“双十一”。
记得小时候过双十一的时候,因为11月11日的数字全是1,像4根光溜溜的棍子,大家都叫它光棍节。
那时候,班里同学们互相戏谑对方“光棍”,这一天也就过了。
直到几年前,马云把“11月11日”包装成了全民购物狂欢日,
从此这个节日,光棍们依旧光棍,荷包里的钱却也跟着光了。
双十一购物节的海报上面谈了西方情人节2月14日的由来。
那号称中国的情人节——七夕,又是怎么变成情人节的呢?
织女星和牛郎星古人们夜观天象,发现每年七月七日有2颗星星最亮,其中一颗星斜下方还有个菱形格子,像织布机,就命名为“织女星”。
在农耕时代里,与「织布的女性」对应的就是「放牛的男性」,
于是织女星对面的那颗明星,自然而然被命名为“牛郎星”。
《诗经·小雅·大东》中提到了「织女星和牛郎星的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人们对星宿的崇拜不仅仅止步于命名,逐渐地演变成了故事,并形成了节日——“七夕节”。
最早关于七夕的记载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录了「汉朝怎么过七夕」:“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意思就是汉朝的宫女常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缝衣制裳的宫楼里比赛穿针引线,民间也纷纷效仿。
所以最初的七夕跟男女欢情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群闺阁女子们(单身女人们)比拼、学习女红技能的日子。
当时“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古代的七夕节(出自《汉宫乞巧图》)后来人们又常常仰望星空,看着织女星对面的牛郎星,总觉得他俩有事儿,
慢慢地,牛郎织女就被人们牵强附会成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
至到年5月20日,国务院把“七夕节”载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号召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并把七夕节定义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上面说的2个情人节,
西方2月14日的情人节是商人的主意,
东方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是“女红比赛日”的变形。
那么,真正的情人节是哪一天呢?
答案是:“元宵节”和“上巳(sì)节”
元宵节——看花灯上巳节——曲水流觞为什么说「元宵节」、「上巳节」才是传说中的情人节呢?
原因就是:只有元宵节和上巳节那一天,古代互不相识的男女才有机会接触。
元宵节
宋以前,城市有严格的宵禁制度,晚上跑到街上会被官府巡夜的惩处,
唯独元宵节例外,这一天就成为了女性少有的能随便出去溜达的日子。
在华灯初上的傍晚,灯火通明的深夜,寒风醉人的初春,单身的男男女女最易生情愫。不少诗歌都有对元宵节艳遇的记载。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上巳节
“上巳节”是农历三月三日,临近“寒食节”和我们熟悉的“清明节”,
清明节要在门口挂艾叶的习俗,其实就来源于上巳节。
上巳节的的主要目的是招*辟邪,人们除了采摘艾叶辟邪,还会在巫师的指导下洗冷水澡,去除身上的邪气。
这项没羞没臊的活动叫祓禊(fúxì)。
大型群体露天混浴,自然免不了男女勾搭,利用这个“坦诚相见”的机会,帅哥靓妹纷纷牵手成功。
所以上巳节自带相亲大会功能,私奔也没人管。
对这项活动最富盛名的记载,来自杜甫的《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想想这场景就十分香艳,比我们现代的情人节奔放多了,不愧是我大唐。
《诗经·郑风·溱洧》里也有对这个「大型户外相亲日」的描述。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意思即是,男女相互结伴而行,戏谑打闹,这时男子拿出一朵芍药花送给女子,以表爱意。
所以,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和春意盎然的“上巳节”才是情人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