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章/文
说年画
春节前到李村赶大集,竟然在地摊上看到有卖年画的了,年画消影遁迹若干年后又复出,不能不算是一件新鲜事。但是再仔细一看,这所谓的年画,只是用塑料薄膜制作的放大了的摄影图片而已,品种也十分单调,只有山水和花卉几个图样,这不禁使我想起童年时丰富多彩的年画来……
上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那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比现在要差得多,但是过春节时的年味儿要比现在浓得多。一进腊月门,离我们家不远的南山市场便有了年货大集,各类物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卖对联和卖年画的。
只见一个大院落的外墙根下,花花绿绿、红红火火的一片,在微风下起伏摆动,十分吸引眼球。而我之所以瞅空就往这里跑,主要的不是为了买年画(偶尔也会买一两张),而是为了到这里看年画。有人说“年画是一部百科全书”,但是无论如何年画的确是我童年时代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
就年画的主要样式来讲,有单片的,有多联的。单片的特点是色彩艳丽,内容单一,如民俗类有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四季平安、招财进宝、儿孙满堂、五子登科等,动物类有喜鹊登枝、公鸡长鸣、猛虎下山、麒麟送子、龙驾祥云、猴抢草帽等,表现新生活类有各族人民大团结、我们爱和平、大地回春、毛主席在天安门上、保家卫国、我们爱科学、我们村子来了拖拉机等。
而我最喜爱的却是四联一幅的年画,可是这种年画比单片的要贵许多,所以家里很少买,于是只好到年画市上观看,当然过年时在给邻居家拜年时,看到谁家贴有四联年画,也一定要多呆一会儿,细细地观赏一番。
四联年画多以中国古典小说、古代戏剧、民间传说为内容,有绘画和剧照两种,每一联上又有三四个图片,图片下有文字说明,然后由四联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如四郎探母、三打祝家庄、黛玉葬花、三英战吕布、空城计、白蛇传、秦香莲等等,现代故事也有,如刘巧儿、小二黑结婚、五朵金花等。一年年下来,在观赏年画中,我的心灵渐渐丰盈了起来,我想,我最初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多是得益于年画吧?
年画的内容往往寄托了普通老百姓的希望,一个家庭买什么年画往往取决于家长的理想和希望,如生活困苦的人,自然会买《招财进宝》,婚后多年没有孩子的则会买《儿孙满堂》,家里有老人的会买一张《寿星图》,读书人则喜欢买《五子夺魁》、《状元及第》等等。
母亲当年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旧时候,有一个穷人在年集上买了一张年画,画的是三匹马拉着一辆车,车上装满金银财宝,这个人非常高兴,因为这张画显示着会给家里带来好运气。但是结果呢,却是事与愿违。
自从有了这张年画后,他们家里的日子明显地一天不如一天,这使主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一天的夜里,朦胧中主人似乎听到有人赶马车的声音,他赶忙醒来,把目光注视到那张年画上,主人这才恍然醒悟,他发现是自己把年画的方向贴反了,那马车正拉着金银财宝向着门口奔去。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把年画掉转了方向,自此以后,日子又渐渐红火起来。
儿童们则多喜爱动物一类的年画,例如《老鼠娶亲》这张年画我童年时曾经见过,后来读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才知道这张年画曾经给先生的童年带来许多喜悦和遐想,他曾这样写道:“我的窗前就贴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象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我想,能举办这样大仪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欢的那些隐鼠……”
是的,年画曾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多少新鲜的知识、美好的向往和无限的乐趣啊!但是在十年动乱中年画渐渐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挂历的出现替代了年画,挂历上虽然带有日历,但是形式和内容却比年画单调了许多。在如今的收藏热中,年画比挂历更为抢手,因为年画的流行年代比挂历更为久远,买回来后又是用浆糊贴在墙上,所以完整保存下来的就更加稀少。现在回想,真后悔当年没有多买几张年画存放起来,可是谁又有那个先见之明呢?
说春联
在我童年时代,每每临近春节之际,离家不远的东镇南山会突然间出现一个年货大集,只见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南北货物,一应俱全。而我常去的地方则是一处院落墙下的几个春联摊,因为过年买春联这是父母交给我的一项任务。于是我便无暇旁顾,径直走到春联摊前,静静地欣赏着,挑选着,然后带回家去小心地放好,以备除夕之夜贴到大门上去。
那时的春联内容似乎还有一点老味道,其联语大多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江山千古秀社稷万年春”之类,当然也有一些新的内容,如“柳绿桃红除旧貌;莺歌燕舞贺新春”、“翻身不忘共产*,幸福全靠毛主席”等。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已经上中学了,有一次春节前,在集市上看到围着一群人,上前一看,竟然是现场写春联卖春联的。回家后我突发奇想,何不自己也写一副春联呢,自己在学校里不是也上过写毛笔字多的课吗?这样想着,没有征得父母同意我就到商店里买回来大红纸,用剪刀裁开,取出笔墨就写起来。
写了几幅都不理想,心里便宽慰自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能一下子就写得很好呢!可等我拿给父母一看,他们却大加赞赏,因为在孩子练习了毛笔字之余,还可以省下一点钱,对于他们这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那个年代写的春联大约和“三面红旗”有关,如“钢铁元帅升帐,粮食卫星上天”、“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等,而毛主席的诗句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也常常见到。
文革中,春联和年画一样被当做属于“四旧”的东西,在城市中已然销声匿迹,然而在农村和边远地区依然存在,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时期之后,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又受到重视并发扬光大,春联年画等又风靡华夏大地。这时,好看书的我,又饶有兴趣地在不少书籍中看到了春联,和对于过年贴春联风俗的由来的诠释。
春联据说是由桃符演变而来,周代即有在宫廷和百姓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桃木板的民俗,并在板上面刻有“神荼”、“郁垒”二神浮雕,据说这可以镇妖降怪。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这样书写的内容就更加多样化,这对春联的推广和汉字书写艺术的提高起到不小的作用。
明代,才由“春贴纸”改称“春联”,一直延续到现在。有研究者说,春联之发扬光大,还得益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
据说这位开国皇帝喜欢微服私访,这年春节之前,他发出圣旨要求除夕之夜“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这天夜里在侍从的保护下,他笑吟吟地在大街上欣赏春联时,却发现一户人家门上不曾贴春联,便派人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因为年前特别忙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在明太祖大力提倡之下,春联便发扬光大起来并沿为风俗。
粉碎”四人帮”之后,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并写春联表达之,曾经出现过“千夫所指四人帮,万众拥护*中央”、“大地喜回春,妖劫十年终落幕;神龙欣起舞,鹏程万里竞飞天”之类的春联。而近年来,经济繁荣,国泰民康,社会和谐,岁时节令越来越被老百姓重视,特别是春节之际,处处一派盛世年景,春联又重新受到推崇。
近年来常见的春联有“四化建设擂战鼓,科学春天暖人心”、“春风送暖跨世纪,特色脱贫奔小康”“久居四海来财地,常开八方聚宝门”、“利如晓月腾云起,财似春潮带雨来”、“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等。
只不过现在的春联大多是印刷的,笔墨书写的已经很少了。如今退休在家,闲来无事,突然想到,何不试着自己也写一副对联呢。于是便跑到集市上去,或者找出《万年历》来看联语,然后买纸、研墨,凝神静气,运腕走笔。写罢一看,啊,虽然说不上漂亮大气,却是“孩子看着自己的好”,难免自我欣赏一番呢。
春联,不只是华夏大地的一种民间风俗,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它所促成的那种红红火火的热烈气氛,那种或龙飞凤舞或稳重敦厚的字体,那种对美好生活的由衷赞美和对锦绣前程的不懈追求,不正是炎*子孙内心世界的最好表达吗?
闹元宵
近日读元曲,见其中有“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的句子,这使我又记起辛弃疾的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读着想着这些词句,童年时元宵节那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童年的元宵节,是一年节令中,除春节外,给我印象最深的节日,因为在这个节日里,不仅有好吃的,还有好看的和好玩的,让我在大饱口福之余,还玩得非常尽兴。
在那个物质生活非常匮乏的年代里,对于喜欢吃甜食的孩子们,除了春节中能够吃到一些糖果、端午节可以吃到一些放糖的粽子外,就是可以在元宵节吃到一些又甜又香又糯的元宵了。依稀记得春节的余兴还没过去呢,母亲就吩咐父亲把花生、芝麻、红糖和糯米面买回家来。
正月十五前一天,母亲便开始做元宵了。先把炒熟的花生米和芝麻用擀面杖压碎,和上红糖、面粉,用水和在一起,做成鹌鹑蛋一般大小的圆球,再放进一只盛有糯米面的簸箕里滚动,滚一次用漏勺蘸一次水,渐渐地小球变成了乒乓球大小。看到孩子们站在一边馋涎欲滴,母亲便让父亲煮一些给孩子吃,当然,这只是“打打馋虫”,并不让我们吃个够。而在第二天的元宵节,我们便可以放开肚皮饱餐一顿了。
而在元宵节的晚上,最让孩子们不能忘怀的,就是除了吃元宵之外,还可以放鞭炮和放烟花。尽管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比大年除夕还要火爆和密集,但是我们更加期待的是放烟花和看烟花。
吃过晚饭,当我跃跃欲试准备放烟花时,父母总是让我等一会儿,说天黑了放才更好看。等待中突然看见邻居家放烟花了,我便赶紧跑过去看一阵子,并跟着一起欢呼。看完后,我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回屋子把自家的烟花拿出来,放在一只木凳上(这样可以让烟花看上去更高些)。
当我点燃了烟花的引信之后,只听“噌”的一声,火花腾空而起,飞舞四溅,如同火树银花,照得四周通亮,围在一边的父母笑吟吟地看着,姊妹们和邻居的孩子们欢呼跳跃着,而我的心情更加兴奋,好像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因为听大人讲,烟花放得好,这一年的日子都会过的红红火火……
更加令童年久久回味的,是元宵节那浓浓的节庆味和热闹的场景。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挂起彩灯来,有玻璃的,有红纸的,有圆的,有方的,有五角形的,有兔形的,有鱼形的,有龙形的,远远望去,灯光闪烁,犹如人间的天河……
还在家里吃饭呢,突然大街上传来铿铿锵锵的锣鼓声和吚吚呜呜的唢呐声,我们知道这是游行的队伍到了,于是把饭碗一推就跑出门去看光景。
只见走在最前面的是锣鼓队和耍龙灯、舞狮子的,随着鼓点巨龙上下翻舞,狮子张口跳跃,直看得目瞪口呆;紧跟着是穿着戏装的表演者,生旦净末丑应有尽有,从大街上鱼贯而过。
走在最前面的是跑旱船的,一个小媳妇站在用绸布扎做的小船中晃晃悠悠地行进着,船的旁边一个带苇笠的老汉手握木桨来回滑动着走过,再往后便是旧时传说中或者戏曲里的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唐僧、沙僧、猪八戒和孙悟空,《水浒传》中的林冲、李逵、鲁智深、孙二娘,《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小青、法海等等,只见他们一边行走,一边舞动着金箍棒、偃月刀、禅杖、板斧,并做着各种动作。
更加抢眼的是高跷队,大都是现代戏曲如《小姑贤》、《赵美蓉观灯》和《小二黑结婚》中的人物,只见他们踩在高高的木跷上,一边交叉前行,一边扭动腰身,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特别是那个手拿长烟管的老太婆,一边走着,一边不住地用烟袋锅敲打一个老汉的脑袋,老汉急得不住地用双手捂头,让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队伍的最后面是吹唢呐和扭秧歌的,只见身穿红绿绸子衣裤、手中舞动大红长链的靓男倩女,随着《秧歌调》热烈地舞动着,那欢快的劲儿头让观众无不深受感染……
夜深了,人们渐渐散去,可是孩子们却还玩兴不减,睁着朦胧的睡眼,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见一盏盏形状各异的灯笼依然在各家门口闪烁着,排列着,犹如一条游龙。
春年,永远是一首悠长的歌,而儿时春节中最能给我留下美好回忆,让我长知识、开眼界的篇章,便是买春联,看年画,和吃玩都尽兴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