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再过几天(1月20日)就是大寒节气了,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的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个时节,农民在地里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做准备,在家里则忙着过年的准备。
大寒有什么来历与含义
这个大寒的“大”字,就是终结的意思,到头的意思。民谚中有“大寒到顶端,日后天渐暖”一说。这时候,才会明白古人用字之精心,没有把最冷的日子叫大寒,而将大寒错位移到二十四节气最后。你得佩服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起得个个经得起岁月的推敲和审视。
那么关于大寒的习俗有哪些呢?其实大寒不像腊八和元宵节有特定的习俗,但由于大寒季节靠着过年,所以很多不约而同的习俗都会在这一天开始去做。
在咱们延津,属于北方,一般大寒前后开始除尘、糊窗、赶婚、赶集等。大寒期间,在咱们延津,农历腊月廿三为祭灶节,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习俗。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定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
除尘:又称“除陈”、“打尘”。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赶集:传统的赶年集,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
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赶婚:迷信说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作为一个延津人,在大寒期间,你还知道有哪些习俗?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