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词怎么样写的才算成功,我想只要大家一提到这位诗人,便可脱口而出的词就是成功的。因为越是常常挂在嘴边的,才是最能触动人内心的
比如说提起“诗仙”李白,我会先想到“君不见*河之水天上来”;提起李煜,我会想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提起苏轼,我会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提到李清照,我会想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那么提到辛弃疾,你又想到的是哪句诗呢?我想到的便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说起来,这首词,真的要我们去说他的题目,一时间还真是想不起来,但是只要提到这句话,那便是人人都可对得上的一句词
其实,我觉得辛弃疾这首词的名字《青玉案·元夕》和文中的此情此景真的是遥相呼应。王国维说辛弃疾这首词是做学问三大境界中的最高境界,让这首词红的发紫,而现如今,这首词中的名句,也成为了众多歌手写歌的引用词
其实这里面最出名的这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很多人的第一感觉里,就是一首表达感情的诗,所以很多人觉得“那人”不就是作者心里此时此刻最想的人吗?很多都没有理解对!
至于到底是什么,咱们还是先来看看这首词创作于什么时候吧
辛弃疾这个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典型的豪放派,特别是他那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们对于他的了解,也是至于从诗中看出应该是一个将*,事实上,将*这个职业却是辛弃疾的正经职业,而写诗却是副业。辛弃疾一生中最重要的追求是领兵作战。他有谋有略骁勇善战,但因为他写的诗词太精彩,所以遮挡了他*事才能的光辉。
尽管辛弃疾有才华有能力,但他一生都没有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为了抒发他无处排遣的愤懑之情,他常常写诗词。辛弃疾的词,或清新灵动、或厚重悲凉,卓绝一时。在年之后,辛弃疾就开始了隐居生活,自号“稼轩”,他的词作更上一层楼。
《青玉案·元夕》这首词写的是元宵节的时候,是当时南宋朝廷不关心国家身陷旋涡,反而歌舞升平的陶醉麻木,辛弃疾内心痛苦不堪,有抱负却不能实现的时候创作的
耿直豪放的辛弃疾根本无法融入这个腐朽的统治体系,他的苦闷心情可想而知,想喝酒却只能“停杯对影,待邀明月相依”。尽管内心痛苦,却也无法疏解,只能自说自话
而也就是在那年元宵节的时候,他看着临安府华贵奢靡,盛况依旧,车水马龙,红灯高挂,若飞星然,美人如玉,笑语盈盈,暗香浮动……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元宵夜的狂欢时,他却黯然神伤
内心心系国家的惆怅与这个情景格格不入,所以这首诗并不是表示爱情的诗,而里面的“那人”自然也不是心里喜欢的人
有人问了,不是喜欢的人,那肯定也是心中的人,是他期盼的人。的确,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那个“心里有理想,有抱负的自己”,他将埋藏在内心的理想自我展现在眼前,说着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孤掌难鸣
这也是为什么,王国维会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定位人生三境界的最高境界
人世间美好的东西有很多,有的人身在其中乐得自在,有的身在其中却格格不入。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没有找到
诗词对人的滋养是贯穿一生的,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故事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解析和读懂诗词的意思
现在很多诗词书都是简单的诗词合集,好一些的就是带上诗词的赏析,朋友推荐了我一套带有诗人故事的诗词合集——《辛弃疾词传》
我就是通过这本书深入的了解到了关于辛弃疾的坎坷经历,这也推翻了我一开始解读《青玉案》这首词的想法。这本书展现了一个胸怀天下却无法逃脱软弱的时代困境、精钢百炼终化为绕指柔情的英雄词人形象
不仅能够读到辛弃疾的豪放,也能够看到他的孤寂以及他的“婉约”
这套书一共有6本,精选了6位词人的经典之作,每首古诗都带有它的写作背景,加上作者独特的见解,很是生动
整套书分别包括《辛弃疾词传》《李清照词传》《苏轼词传》《李煜词传》《仓央嘉措词传》《纳兰容若词传》
这么一整套书价格上很是便宜,一共才79元,相当于一本书7块多钱,就能够包邮到家,是不是很值得拿回家好好品读呢?
需要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