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烟花三月,一起下扬州,品尝淮扬美食吧
TUhjnbcbe - 2022/12/26 21:25:00
北京治疗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204186.html

扬州自古繁华,倚靠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坐拥长江*金水道和大运河漕运,自隋唐即以经济繁荣而著称,被誉为扬一益二。明清以来又靠盐商的兴起,掀起最后的波澜,直到水路运输逐渐没落,扬州才复归平静。经过千年的繁盛,扬州也理所当然地孕育了诸多美食,中国四大菜系也好,八大菜系也罢,唯有淮扬菜是以地市得名,可见扬州美食之多之盛。今天我们就按照一日三餐的脉络,好好品尝一下淮扬美食。

扬州人的一天大多是从一顿早茶开始的。扬州人吃早茶要到茶社,最著名的茶社有“三春”,即富春、冶春、共和春。每家茶社提供的早点大致相同,主要是茶、面点以及干丝、肴肉等。

茶一般都是“绿杨春”,一种扬州特有的绿茶,具有“汤色翠绿、味香醇厚”的特点。扬州人讲究“早上皮包水”,肚子里装上茶一天才踏实。

喝茶不单是喝茶,还要配上很多早点。其中主要的是面点,面点品种就多了,所谓十大名点,有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酥饼、翡翠烧卖等,人们常吃的还有五丁包、蟹*汤包、蒸饺等等。

这其中最具代表的还是三丁包。所谓“三丁”,就是鸡丁、肉丁、笋丁,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肥瘦适中;笋丁根据季节选用鲜笋,鸡的鲜味、肉的香味、笋的山野味融于一包,包子皮软且韧,馅儿既有肉的香味,还有笋的口感。在此基础上有人又加上海参丁、虾丁,就是“五丁包子”,更是增加了一份鲜美。

翡翠烧卖也是名点之一,是富春茶社的首创,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因为烧卖馅心使用了青菜,所以面皮白亮、馅心碧绿,得到翡翠的美名。

千层油糕则是一道甜点,使用面粉、猪板油、白砂糖、甜红瓜丝等制成,绵软甜嫩、层次清晰,多达64层,每层都糖油相间,和翡翠烧卖并称为面点中的“扬州双绝”。

早茶不可不吃的还有烫干丝,都说扬州“三把刀”(厨刀、修脚刀、理发刀),这道菜就显示了扬州厨刀的技艺,当然,这还不是极致,后面还会讲到别的哦。烫干丝,要用扬州特有的大白干,片成20余片,高手可以片到30片,再细切成丝,漂洗过后用开水烫上三遍,除去豆腐的涩味,再浇上调料,调料中一定要有特质的酱油、姜丝、开洋(干虾仁)和麻油。烫好的干丝口感柔韧不散、豆香十足,加上配料,鲜香异常。

除了烫干丝还有大煮干丝,就是将切好的干丝放到高汤中煮,配上鸡丝、笋丝、鲜虾仁等,口感更显柔软,因为吸收了鸡油,香气也更显浓郁。

最后就是肴肉,又叫水晶肴肉、水晶肴蹄,这是从镇江传来的一道美味,吃的时候配上姜丝和镇江陈醋,味道绝美。

茶足饭饱之后,可以去逛一逛瘦西湖,发一发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历史感喟,游一游扬州的园林,感一感昔日盐商的富庶奢华,看一看扬州八怪,叹一叹这座城市曾经辉煌的文化印记和岁月沉淀。

中午了,找地儿吃饭吧!

丰盛的早茶将将消耗完,中午就来个“扬州三头”吧。所谓“三头”即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和蟹粉狮子头,是扬州菜的代表。

拆烩鲢鱼头是以鲢鱼头为主要材料,再加上香菇、鸡腿肉、火腿等食材炖制而成。据说清末一个财主非常吝啬,他招来几个工人盖房,每日吃饭只给些青菜、萝卜干佐餐,工人怨声载道。这一日家里买了条十几斤重的大鲢鱼,鱼身做了菜,鱼头肉少,丢了又觉可惜,就叫厨师炖得烂烂的,挑去骨头端给工人吃,工人一看稀烂的鱼肉,顿时大怒,觉得财主给的是剩菜,财主忙说这是家传名菜,无骨无刺非常鲜美,工人尝了尝果然美味。后来这道菜逐渐传开,就变成了如今的拆烩鲢鱼头。

这道菜最大的特色是鱼头拆骨,要将煮软的鱼肉放入冷水中,先大后小,拆除所有骨刺,速度要快,动作要轻,保证鱼头造型的完整,不能让鱼皮破损或鱼肉散碎。把拆好的鱼头再放入高汤炖煮,成菜是鱼肉肥嫩、汤汁稠浓、鲜美异常。

扒烧整猪头是三头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道菜。将新鲜的猪头褪毛去骨,从中间劈开后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酱油、盐、冰糖等调料后炖煮至烂熟,成品要保持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烧好的整猪头色泽红亮、肥嫩香甜,吃起来是软耙适口、油而不腻深受食客欢迎。更为奇特的是,据说这道菜是由一个和尚发明的。在清乾隆年间,扬州法海寺有位莲法师,最擅烧制猪头,他烧制的扒烧猪头深受食客喜爱。后来莲法师把手艺传给庙里的一个厨师,厨师学成后,在外面开了饭馆,专门烹制扒烧整猪头。清代的《扬州风土词萃》中收有一首《望江南》,词曰:“扬州好,法海寺闲游。湖上虚堂开对岸,水边团塔映中流,留客烂猪头。”可见在那个时候,法海寺的扒烧整猪头已经很有名气了。

蟹粉狮子头是到扬州必须尝一尝的美味。在扬州,狮子头又叫葵花大斩肉,一定要选用上好的五花肉,蟹粉狮子头有的还要掺上蟹腿肉,五花肉要用刀切成石榴粒大小,然后加入调料搅拌上劲,将一份调拌好的肉馅放在手心,手心呈窝形,让肉馅在两只手上来回倒换,肉球外部就慢慢变得光滑圆润。扬州的狮子头一般用清炖,上面再点缀上蟹*,配上青菜。这样的狮子头肉质嫩滑、蟹粉鲜香,百吃不厌。

除了“三头”,炝虎尾也是一道扬州的传统名菜,所谓虎尾其实是*鳝的尾背肉,经开水汆烫属后码盘,浇上调味汁、撒上蒜末葱花,然后浇上八成热的熟油即成,因其形似虎尾,所以叫炝虎尾。扬州地处长江大运河交汇,河网密布,河鲜之类搬到餐桌上也是顺理成章的。

吃完几道大菜,怎么也得来点汤吧,那就上一份文思豆腐吧。扬州菜讲究刀工,最极致的代表就是文思豆腐。这道菜也和和尚有关,乾隆年间,扬州天宇寺的文思和尚为了让前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能够吃好,研制出了豆腐宴,其中一道以嫩豆腐为主料的豆腐羹,滋味鲜美、卖相上佳,深受游人喜爱,被称为文思豆腐。后经改良,现在的文思豆腐已经不再是素菜,主料除了嫩豆腐,还有冬笋、鸡胸肉、火腿、香菇、生菜等,最大的特点就是上述食材均要切成发丝状,特别是嫩豆腐,切块尚且不易,更遑论发丝,这道菜极其考研刀工。成菜看上去如各色丝绦在汤中漂浮,五彩斑斓、美妙绝伦,汤清料滑,喝起来是鲜香适口,回味无穷。

主食就上大名鼎鼎的扬州炒饭吧。扬州炒饭名声远播,是扬州的传统名吃,相传起源于隋朝。蛋炒饭到处都有,但扬州炒饭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内外。扬州炒饭的原料丰俭由人,奢华的可以加入虾仁、火腿、海参等,但米饭、鸡蛋和葱是必不可少的三样。

扬州炒饭的特点就是颗粒分明、粒粒松散、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光泽饱满、配料多样、鲜嫩滑爽、香糯可口,要达到这样的标准,米饭要选用籼米,隔夜的最好,这样才能炒出颗粒分明的样子。鸡蛋要以丝状的蛋液下油锅,快速搅动炒成丝状的蓬松蛋丝,这样才会蛋香浓郁,再配上红的火腿、白的虾仁、绿的青豆,以及细碎的青葱,一道扬州炒饭就做好了。

吃完后,可以听听扬剧,然后找一个澡堂,感受一下扬州的“水包皮”生活。一定要搓个背,扬州搓背是扬州沐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搓完背后,每个毛孔都打开了,每处筋骨都舒活了,还可以修个脚,感受一下扬州“三把刀”之一的修脚刀的魅力。

一身轻快地结束水包皮,肚皮又可以继续工作了。晚上去寻一点小食吧,扬州有十大特色小吃:笋肉小烧卖、赤豆元宵、葱油酥饼、虾籽饺面、笋肉馄饨等等,比较有特色的是虾籽饺面,就是馄饨和面条同煮,类似于广东的云吞面,精华是汤,这个汤是用虾子熬出来的,味道鲜美无比,让整碗饺面得到了升华。

逛吃了一天,就伴着二十四桥的明月,安稳做个扬州梦吧。

已是阳春三月,江南草长,还等什么呢,赶紧一起下扬州,去感受一下这座曾经繁盛千年的古城魅力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烟花三月,一起下扬州,品尝淮扬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