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母亲走了,冬至的饺子成了片汤,餐桌上没了
TUhjnbcbe - 2022/12/12 21:38:00
白癜风专项援助活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木棉

“72岁的母亲不在了,每到年节,就像劫一般难过,冬至的饺子成了片儿汤,怀念餐桌上那个免费的服务员。”是李丽(化名)在冬至这天发的朋友圈。

这条朋友圈配图是两盘饺子,一盘饺子,皮薄馅儿大,样子精美;一盘饺子,个个破皮儿,糊成一片,不仔细辨别,和片儿汤没有任何差别。

原来,李丽72岁的母亲于3个月前突发脑梗去世了。今年冬至是母亲不在后,他们兄妹三人第一次和父亲聚到一起过冬至。

可这一次吃饺子,却让李丽回忆起了母亲一生的不易,着实让人觉得心酸。

01、我不喜欢吃饺子,你们吃吧。

“小时候真的特别傻,以为妈妈说的每句话都是真的,每次吃饺子,她总说:‘我不喜欢吃,你们吃吧。’而我也总信以为真。”李丽回忆道。

李丽小时候,父亲一人在县城工作,母亲务农,养活三个孩子,经济不富裕,母亲又节俭,吃饺子是奢侈,只有年节或者家中来亲戚才可以。

每到过年节,母亲总会剁好几棵大白菜,买上一斤肉,准备好吃到元宵节的饺子馅儿。

那时候的饺子真是好吃啊,3个孩子加上30多岁的父亲,狼吞虎咽一顿撮,似乎多少都不够吃。

而母亲只是不停地,一锅一锅地煮,一碗一碗地盛,还要往煤炉里加入玉米芯,让火烧得更旺一些,煮得更快一些,母亲的脸也常会因为烟熏火燎而变得黑红黑红的。

等3个孩子吃饱,父亲也挪离了餐桌去剔牙,才见母亲静下来,盛一碗饺子汤,掰几块硬馒头,泡在汤里,就这样吃下去。

“妈,你怎么不吃饺子?那不是还有一盘吗?”我们总这样问她,李丽说道。

“我不喜欢吃饺子,留给你们明天早上煎着吃吧。”母亲常常这样回答。

“妈,你真是又傻又怪,肉馅饺子多好吃啊。”最小的弟弟脱口而出。

“你呀,真的是穷酸相,多包几个又能怎样?你少吃几个、或者弄个素馅儿的不就得啦?省省省,能省几个钱?”粗俗的父亲,连心疼母亲也总是带着嫌弃和责备。

之后,每每吃饺子,母亲就会做两种馅儿,一种是3个孩子和父亲吃的肉馅儿,一种是母亲一个人吃的素馅儿,韭菜鸡蛋的。

李莉回忆道,虽说是韭菜鸡蛋,可母亲哪里舍得放鸡蛋,往往是半斤韭菜中有一个鸡蛋就不错了,韭菜又容易出水,非常难包,常常是孩子和父亲吃完肉馅儿的饺子后,母亲才煮她那素馅儿的饺子。

素馅儿饺子一下锅,一整锅饺子汤都变绿了,捞出来,破皮的多,完整的少,整个一盘烂糊糊。

“咦,你好恶心啊,这能吃吗?”小兄弟总是口无遮拦。

“你吃这还不如凉拌韭菜呢。”父亲不无嫌弃地责骂道。

“就这样,我们一直认为,母亲是不喜欢吃饺子的。”李莉叹口气道。

02、我不饿,你们先吃吧。

“虽然母亲不爱吃饺子,可这并不影响她喜欢给我们包饺子,因为我们都喜欢吃饺子。”李丽说完,低下了头。

孩子、大人生日,家中待客,过年过节,外地孩子回家,母亲总会亲自包饺子。

她会一大早去早市,挑选那细跟红梗的韭菜,择着难择,可是吃着香;或挑拣那最嫩的小茴香,价格高,可吃的够味;或是新鲜的藕;或是刚摘的豆角……

回家后,她拒绝别人帮忙,总让孩子玩耍,大人聊天,自己一个人在厨房洗菜、切菜、调馅儿、和面、擀皮儿、包饺子。

等饺子下锅了,她才喊大家洗手、上桌。

接着,母亲会给每个人盛上一小碟醋,再一盘一盘地往桌子上摆饺子。

然后母亲会满脸堆笑,问每一个第一口尝饺子的人,咸淡是否正好,饺子馅儿是不是他们喜欢的,得到肯定答案,就心满意足,放下心来;若有人说咸了、淡了,母亲便尴尬地笑笑,承诺下次一定改。

孩子们喊母亲一起吃,母亲总是一边给大家剥蒜一边说:“我不饿,你们先吃吧。”

等大家第一盘吃的差不多时,第二锅也已经上。

当大家再喊母亲一起吃时,母亲一边忙着给大家盛汤,一边又会说我:“我不饿,你们先吃吧。”

等大家吃饱喝足,母亲才静下来,开始拨弄剩在桌子上的饺子,将破皮的饺子,放到自己碗里,将完整的留下来,第二天给父亲煎着吃,最后,自己吃下那一碗破皮的烂饺子,再给自己盛上一碗温汤。

有一次,李丽发现母亲盛汤时,双手在抖,本以为是汤太烫,可是一摸,并不是,李丽问母亲原因,母亲感叹道:“唉,老毛病了,一看人多,一想到你们都饿了,就心急,一心急,手就抖,老了就更厉害了。”

“臭毛病呗,才多大,就老年痴呆了吗?”父亲一如既往地嫌弃母亲。

03、原来,母亲是最喜欢吃饺子的人。

今年冬至,72岁的母亲不在了,可饺子还是要吃的。

李丽一大早去早市,买了韭菜和肉馅,回家带孩子和丈夫奔到了父亲家。

一个人走进厨房,开始摘菜、切菜,水冰凉,菜要洗3遍,10口人的饺子馅儿,切韭菜切的李丽手上磨了两个血泡,打馅儿打的肩膀疼。

不一会儿,大哥和小弟的家人也都到了,面对中午吃饺子的习俗,大家都很为难。

大嫂说她不会调馅儿,弟媳说她不会擀皮儿,大哥和小弟说他们不会包饺子。

李丽统一赶鸭子上架,除了父亲陪三个孩子玩儿以外,所有的人都要动手,争取中午吃上饺子。

终于,饺子包好了,七扭八歪,个个不一样,有张口的、有破皮的、有漏馅儿的……

看着这些饺子,煮饺子的活儿就更难了,只有李丽来挑战了。

可纵然汤里放了少许盐、随时调整火候、加了两次凉水,和母亲的操作一模一样,可饺子煮出来,仍然是一盘一盘的片汤。

“这怎么吃啊?”侄子大声说,一脸嫌弃。

“桌子上怎么没有醋啊?”小侄女大声喊。

“怎么没有剥好的蒜呢?”李丽的孩子大声问。

“快把汤盛上来,吃饺子有点噎得慌。”父亲责怪道。

终于,这一瞬间,大家虽然都不提及,但都想起了母亲:那个五十多年如一日,在餐桌上忙活的免费服务员。

当李丽静下心来,坐在桌子上,忙活了整整六七个小时的她,真的不饿,也真的不想吃一口饺子。

就在李丽收拾碗碟时,舅舅发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母亲走了,冬至的饺子成了片汤,餐桌上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