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穷青年到财主家借粮遭羞辱,扎一题诗花灯
TUhjnbcbe - 2022/11/10 21:09:00

春节刚过,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到了。而关于元宵节来缘目前有多种说法。

传说元宵节与汉朝的汉文帝有关,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无独有偶,也说有元宵节来自汉武帝。相传汉武帝时,后宫有一位叫“元宵”的宫女,因为长年不受宠,被幽禁于宫中,难免思念父母,于是郁郁寡欢,整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是个很迷信的人,于是批准了东方朔的奏请,结果是“元宵”姑娘得已和家人团聚。元宵节也就这样形成了。

元宵节有很多习俗,吃汤圆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习俗。君不见,这天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预意着家庭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节吃元宵已经风靡一时了。

元宵节还有个重要习俗就是赏灯。而元宵燃灯的风俗起源也是来缘于汉朝,到了唐代时,赏灯活动已经是繁盛一是时,不管是皇宫里、还是城楼街道上,到处都挂着各式灯笼,同时,还有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当真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的精彩场景。

元宵节,中国民间还有“猜谜”的习俗。据史书记载,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后来,人们又把元宵节的赏灯和猜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猜灯谜”,而这个还有个典故。相传很久以前,有个绰号“笑面虎”的财主,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不由羞赧难当,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习俗。

元宵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说偷菜。相传元宵“偷青”会带来好运气,特别是偷的过程中,被人发现更是好运连连。比如说祈娃娃。每到元宵节,人们就可以看到虔诚的香客在送子娘娘前跪拜上香,将一个个形态各异、活泼俊俏的泥娃娃带回家,盼新人早生贵子,家中人丁兴。比如说拜晚年。在传统民俗中,“过年”泛指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期间走亲访友统称为“拜年”。

元宵节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奇特的习俗,才让这个节日更加丰富多彩,更受人们的喜爱。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穷青年到财主家借粮遭羞辱,扎一题诗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