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说Shenmu
少爷说神木,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神木。
这是『少爷说』年更新的第17篇文章
总第篇原创
本文有字+5张图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年疫情期间,一家人闷在家里,我试着把母亲那一箩筐唠叨啊,引导到了方言俗语的民俗禁忌、收集整理之路上,拿个小本子,挨个儿记录,于是就有了以下内容。
春季
1.正月定收成(观测天气),捞三捞(捞三回捞面条寓意能有好收成)。
2.捏老鼠嘴(包饺子)。
正月里初七、十七、二十七忌讳用剪刀,因为这三个日子老鼠要嫁女子,不能惊动他们,你咔嚓咔嚓用剪刀的响声,容易吵着他们。“兴”包饺子,捏住老鼠嘴,不让他们啃东啃西。
3.正月十三,阎王祭。
正月十三不让出门,可做过天的事,不可说过天的话,阎王的十三个儿子,就是因为他说了过天的话,所以纷纷离世。
4.正月定收成,正月十五,雪打灯,好收成。雪打萝卜灯,今年好收成。
豫东平原上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正月十五闹花灯,闹不起花灯,也买不起蜡烛,于是家家户户都会做这种经济而又实用的萝卜灯。所谓萝卜灯就是元宵节的时候,把自家菜窖储存的脆生生的大白萝卜拿出来,水一冲洗,整个身子都青里透白,手拿菜刀把萝卜剁成一个个寸把长的小段,然后再用刀在萝卜段中间挖个窝窝(挖个圆洞),在挖好的洞里倒入一些炒菜用的棉花油,棉油里再放根用棉花团捻成的竖直引线做灯芯子。一个简单实用的萝卜灯就做成了。一家出四五个白萝卜灯,生产队集中用苇子搭挂一个“崂山”就当是过节了。那点点豆粒大小的昏*灯光在夜色里摇曳,若正月十五那天赶上下雪,洁白的雪花在半空中轻盈地飘舞,映衬着这*亮的灯光,寓意来年一定大丰收,预示着好年景。所以老家有句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或者是“雪打灯,好收成”。
5.正月十六,爬爬岗,心不慌(适宜出门游玩一天)。
6.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
“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姥姥对母亲说,母亲对我说,后来我听到这句话陕北和神木也说。
7.正月定收成,二十晴,挂油瓶(正月二十若晴天,黑芝麻白芝麻将迎来丰收);二十三晴,小麦收个两头尖;二十五,好收黍(大颗粒的*米);二十六,好收豆(*豆、绿豆);二十八,好收棉花。
8.翻春,冻断老婆儿筋。
翻春就是农历的“立春”,立春一过就叫翻春。“翻了春,冻断筋”,翻春之后的倒春寒也是很厉害的。民间总是要提醒一定警惕翻春,在你不设防的时候脱下厚棉衣,然后翻春把你冻得直流鼻涕。
9.三月初一,收*。
说起三月初一“收*”,必须先说说十月一“放*”。到了农历十月初一,场光地尽,人不用场(农村打场的地方)了,就可以放*了,让他们自由活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到了清明节也可以开始收*了,传闻曾有人用瓶子去收,收了一大堆*在瓶子里面你推我搡,四处乱窜。因为农忙时节地里全是人和庄稼,一定要把*圈养起来,到了十月一,场光地尽,人不用场了,就可以放*了,也叫十月一放*。
民俗里的收*和放*,这片庄稼地,你们用的时候我们不打扰,你们不用的时候我们就出来放风,等你们再用了,我们就被收走。有收有放,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庄户人、庄稼地与*,在空间场地的利用问题上的互相谦让,和谐共生。
10.雨打灵,辈辈穷;雨打墓,辈辈富。
出灵送殡的时候赶上下雨,寓意不好,可能要世世代代穷下去;打墓挖一个坟坑,结果下了一坑的雨水,因为水来财,所以寓意辈辈富裕,此生不受穷。
11.谷雨麦挑旗儿。
时令到了谷雨,小麦就开始你追我赶好好生长,刚刚长出了小头头,就好像举起了小旗子。
夏季
1.立夏见三新(新樱桃、新蒜薹、新大蒜,立夏麦穗齐(麦穗开始长齐)。
2.芒种忙,三两场(老牛拉着石磙在场上碾了两三回了)。
3.数伏天:头伏凉快,二伏热,熟了三伏再送客。
送什么客?
出嫁了的闺女第一年要回娘家住,乘凉,要在娘家做“满家鞋”,给婆家的人,丈夫的爷爷辈、叔叔婶婶、兄弟姐妹家一人做一双鞋,做多少双就要看婆家人亲戚多少,为啥要这样做?“兴”这样,一来这也是婆家考验新媳妇手工能力的一项测试。二来凝聚人心,人情走动,回娘家住娘家人也会帮忙,打衬子、纳鞋底、做鞋帮、砌鞋口,连松紧布一直到成型,用花床单抱起来,鼓鼓囊囊,就像一个大包裹。九天一九十天一伏,基本可以在娘家呆一个月立秋了再走。
秋季
1.七月十五,杀倒麻谷。
麻,长得像竹竿一样高,头顶开着小花。到了农历七月十五左右,麻已长成熟,杀倒麻谷就是开始收麻,把麻砍回来,用镰刀把刺刺巴巴的叶子捋顺砍掉,绑成捆,扔进大河水坑里,用石头压住免得浮起来被水推走,泡在水里直至麻的青皮被沤烂。七八天以后,麻沤好但是很臭,把麻放在地上晾干,开始剥麻、扒麻,往地上钉一道钉子,用力一拽就可以把麻秸秆和麻彻底分开,最后像捆葱一样把麻捆成一捆一捆,用一点抽一点。
2.八月十五,嫩倭瓜丝儿丸子。
八月十五中秋节,吃糖糕馍、月饼点心,家里会用嫩倭瓜切成细丝丝儿,炸几笊篱丸子就当是打牙祭了。
3.麦儿麦儿搁家住仨月。
中秋一过就开始收秋,掰玉米、割玉米、锄花生、挖红薯、摘棉花,也开始种小麦。“麦儿麦儿搁家住仨月”,因为五月份,芒种忙三两场的时候把麦子收回来啦,晾干了存在粮囤里,现在霜降跟前,又要开始种小麦了,前后三个月的时间,所以说麦子在家住了三个月。
4.七月十五吃了梨,八月十五龙抓你,龙抓你,皆为啥?你背着老人吃东西。
母亲小时候听过的俗语,说的是有个好吃的儿媳妇,背着家里老人偷吃梨,所以电闪雷鸣之际被龙抓了去,寓意要爱戴长辈孝敬公婆,不能吃独食。
5.青竹竿十二节,上面坐了个红官爷。
青竹竿十二节,上面坐了个红官爷。说的就是高粱,把高粱穗儿里的籽儿摔掉,剩一个空壳壳,四个一捆四个一捆用针线穿过,钉住,就制作成一个刷锅的小扫把。或者是用那个高粱细细的杆,排成一排排,用针穿缝过,用剪刀铰成圆形,可以当锅盖,也可以当镜片子(蒸格)放饺子。高粱身上用处很大,“逮高粱尖”,就是把高粱的嫩叶子喂了牲口,老叶子编成小辫,围成一团,还可以做小垫子。
6.有福不用忙,没福跑断肠。
冬季
1.雪盖三床被,头枕蒸馍睡。
到了十一月腊月,小麦就长了一拃高了,麦子被雪盖了三床被子来年就有好收成。
2.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衣裳,老婆子拍着屁股打饥荒。
一到过年就发愁,一大家子人要这要那儿,当家操持家务的人根本拿不出来。
3.腊八节,穿炊黍,喂膘猪。
4.羊马年好收年,单防鸡猴那二年。
谁知现在不妨鸡猴年了,开始防着鼠年。总说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只有二月二十八。可今年年的二月有二十九天。
特别鸣谢
感谢我妈的讲述!感谢凤姐配图!
本文为少爷的锅独家原创稿件
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总指导
冯央
策划
铿锵四人行
文案
少爷的锅
设计
小飞哥、刘晓刀子
编校
微锅、麦兜
审核
煮一锅豌豆荚子
未
完
待
续
书香神木
ID:shuyezi
▼简介:陕北神木,有凤来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