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意思是说元宵节是最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中节中的″压轴戏″。所以,盘锦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元宵节亦是多姿多彩的。汉族人把元宵节称为″灯节″。过节时,家家红灯高悬,户户焚香燃烛,无论人家穷富,都要炒上几个菜,还要滚元宵。目的是,期望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合家幸福,团团圆圆。孩子们手提灯笼,呼朋唤友,满街撒着欢地跑。盘山县城、田庄台、沙岭等地,还会由大商号出钱,请来民间文艺队伍,表演″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击太平鼓″等节目。入夜后,燃放鞭炮,和百姓欢度良宵。
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作为盘锦五大少数民族,元宵节的习俗各具特色。
满族人较重内亲,过去元宵节时,有舅舅给外甥糊灯笼的习俗。这不仅显示了舅舅的手艺,也拉近了与晚辈人的距离,故民间有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此外还有″走百病″和″照贼"的习俗。″走百病″即妇女们三五成群,在冰上、空地上行走,嬉戏欢闹,希望脱晦气。入夜时,手提灯笼照遍屋内、庭院各处,称为″照贼″,是为祈求家宅平安。
锡伯族在元宵节这天,家家张灯结彩,大摆酒席,家家吃″元宵″。正月十六仍延续过节,称为"抺黑节″,据传说,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人间巡视。为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庄稼收成好,这天人们要起大早,带着抺过锅底的黑灰布,走上街头,伺机去抹街上的陌生人,以相互抺黑取闹。既是祈求上苍保护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又有娱乐性、体育性、智力性。
朝鲜族把元宵节称为″上元节″。过节时,人们要去先辈坟前送灯,还要在院内、院门旁挂灯,有的还到河里放灯船。此外,还有″挑福水″、″吃五谷饭″、″吃固齿糖″、″喝聪耳酒"、"跳民俗舞″、″踏桥″等习俗。其中,"挑福水″,是妇女在清晨,头顶瓦罐到水井旁或小河边,把映入水中的月亮″舀″上来,装进熔器中。他们认为,这些的吉祥之水,会给全家祈福消灾,能使当年的庄稼丰收。″踏桥″,是迎着月光在桥上往返数次,据说这样当年可康宁无祸。
盘锦的回族、蒙古族也过元宵节。回族的春节,也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田庄台等地的回族同胞,在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他们亲手制做的清真元宵,倍受其他民族同胞的青睐,蒙古族同胞过节时,追求团圆、喜庆、祥和的气氛。
在新社会、新时代中,盘锦的元宵节显得更加喜庆。
.1.8盘锦
作者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年出生,中共*员,大学学历,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盘锦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电影家协会会员,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盘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元宵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