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红楼梦贾元春省亲的日期,为什么会被皇帝定
TUhjnbcbe - 2022/10/21 19:25:00

《红楼梦》里,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不吉利的日子。甄英莲就在元宵节当晚因仆人霍启大意被拐子拐走。引起甄家家破人亡惨祸。霍启者,名字谐音“祸启”,祸端开启,也是“祸起”的意思。

贾元春省亲的日子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女儿贾元春省亲后有去无回,无疑也暗示贾家抄家之祸,正是因省亲而起。

甄士隐家因元宵节“祸启(霍启)”,贾家因贾元春省亲“祸端开启”。

那么,贾元春省亲是如何引发贾家祸事,又为什么安排在夜间进行呢?

看过贾元春派太监出来预告的贵妃行程表,可知贾元春白天没有空,必须要等到晚上和皇帝,太上皇用过了元宵节晚宴,赏了灯才可以回家省亲。

皇家省亲当然需要*道吉日,但也不是非正月十五不可以。之所以选在正月十五进行,其实与贾家抄家有密切关系。此事有意思在,线索不在贾家人身上,而在当时没有出场的史湘云身上。

贾元春省亲当晚点了一出《乞巧》的戏,脂砚斋批语[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

《长生殿》是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故事。

史湘云的海棠花签“只恐夜深花睡去”,正是典出唐明皇评价杨贵妃“海棠春睡”。

秦可卿房中有一副《海棠春睡图》也是影射史湘云“醉卧芍药茵”。君笺雅侃红楼认为秦可卿房中就是太虚幻境,十二样人事物各代表金陵十二钗。影射贾元春的是安禄山掷伤太真乳的木瓜。“禄山之爪”预示野心家权力争夺。

史湘云在第四十回说出一句酒令“双悬日月照乾坤”,是李白写唐明皇与唐肃宗父子同朝,两个“皇帝”并立的意思。

林如海死在九月初三,白居易《暮江吟》说: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也是指明“日月同天”,曹雪芹借以影射“双悬日月照乾坤”的太上皇与皇帝并立的现实。

《红楼梦》中太上皇是“残阳”,皇帝是“新月”。贾家本是皇帝的老丈人,却是效忠太上皇的老臣子。

太上皇与皇帝的关系就像唐明皇与唐肃宗一样父子有隔阂。从皇帝下旨妃嫔亲眷每月“逢二、六”日进宫探视,太上皇却下旨历史从所未有的“妃嫔省亲”就能看出二人表明亲孝,实则面和心不合。

贾家本应该置身事外。可惜他们却对太上皇下旨“妃嫔省亲”积极踊跃,明显对太上皇更亲近。致使皇帝对贾家失望透顶。

皇帝之所以安排贾元春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回家省亲。就在于正月十五那一天,是月圆之夜,也是团圆之夜。

月圆之夜暗示皇帝从新月逐渐成长为皓月当空,势力强大值得贾家效忠。

而贾元春白天行程安排的满满的。不得已只能晚上回家省亲。代表皇帝对贾家冥顽不灵站队太上皇的不满。

既然贾家向“日”不向“月”,就让贾元春一定在夜间回家省亲。去领略下皓月当空的盛况。让贾家大白天鼓舞的心情一而衰,再而竭。代表了皇帝打压贾家臣服太上皇,对新皇帝阳奉阴违的不臣之心。

《红楼梦》中有很多情节,需要前后串联来看。曹雪芹很多事都不明写,而是暗中伏笔。

比方史湘云的海棠与贾元春的贵妃,都用了杨贵妃的典。

比方从史湘云口中说出“双悬日月照乾坤”,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后写两皇并立的诗句。

比方贾家唯一得新皇帝信任的林如海,死在了九月初三日。是否证明他的死,是太上皇与皇帝权力交接之时的不顺畅,以至于让林如海做了牺牲品!

贾元春省亲后,贾宝玉马上跟林黛玉讲了事关林如海死因的“小耗子偷香玉(芋)”的故事,细思极恐。

一系列线索都在提醒读者,贾家卷入了太上皇与皇帝的权力交接不顺畅。

太上皇对权力恋栈不去,新皇帝对此大为不满。

以北静王为首的四王八公,不想被边缘在权力之外,像和珅一样巴着太上皇这道残阳,尤其北静王更是“心怀不轨”,欺负皇帝这弯新月,秦可卿葬礼上,他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以忠顺亲王为首的新势力,对四王八公这伙吃了近百年富贵的人,挡了他们财路也是不满。双方争权,皇帝也想彻底消灭四王八公这伙卧榻之侧的不稳定因素。双方以贾家作为争夺的焦点,展开了一场权力斗争。

可怜贾家深陷其中,最后被北静王连累,一败涂地。他们本有机会借贾元春靠近皇帝,得以保全。奈何林如海一死,他们的指路明灯灭了。对皇帝借元宵节夜间省亲最后提醒他们不明白,不懂得。像焦大一样一错再错,最终惨被抄家。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梦贾元春省亲的日期,为什么会被皇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