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似乎成了现在元宵节的代名词。元宵节就是热闹,就是人多,就是快乐,就是阖家团圆。而正是在这个满城都在庆祝的日子里面,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不禁落泪,感叹自己的无助。
她就是我们的主人翁有着“词家一大宗”名号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师从苏轼,母亲也是能文善书,而李清照自己也是知书达理,诗词作对样样精通,可谓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大家闺秀。
成年之后的李清照也寻得良人,嫁给了比自己大了三岁的赵明诚。而赵明诚也是富贵人家,家里做生意也算是一方富甲。与李清照成婚之后,两人便一起收集名人书画,吟诗作对,在当时也是人人为之称赞的佳话。
那么就会有朋友好奇了,李清照生活得这么幸福,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之后,日子都过得很潇洒,这样子的李清照怎么会伤春悲秋还在元宵节这样快乐的日子里面难过呢?
李清照虽从小才华过人,还随着父亲到处学习结识名人志士,接受过很多诗词大家的指点,但是这也成为后来悲剧的一部分。再说到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收集了许多名人的诗词字画,这也为后来埋下伏笔。
与赵明诚结婚之后,好景不长,在一次远行中突发病逝。李清照在奸人的引诱下,再嫁了张郎。而张郎却是狼子野心,不仅私吞了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家产,还时常对李清照拳脚相向。
因为李清照的才华与豪情,张郎在外面一直被人诟病。男子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便会在外面寻欢作乐,背着李清照偷偷纳了小妾。这还不算完,两人再婚不久战事爆发,张郎变卖了李清照收集的诗词书画,一人拿着全部财产逃窜,剩下李清照孤苦伶仃。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时的李清照晚年逃至江南只身一人,在元宵佳节所有人都在庆祝阖家团圆之时,她何尝不曾想着与家人同聚一堂;何尝不想着能够与爱人写诗作对,共筑一段佳话?可是造化弄人,不仅使得她到处流窜逃亡,更是家破人亡。
当初有多快乐,现在的李清照就有多悲伤。虽是“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可是这些年来的国事之变化,身世之坎坷,真的就使人产生“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不仅感动着李清照,也感动着我们。
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家庭和睦;如今却孤身一人,像浮萍一样到处漂泊。元宵节游人们都快快乐乐的,只有李清照自己一人伤感这国破家亡的世道和自己悲凉的身世,更是添加了几分沉痛。
李清照是幸运的,她有着极其开明的家庭和爱她的丈夫;同样,李清照是悲惨的,晚年落得个国破家亡,随处逃亡的惨景。但也正是这些个经历,让李清照是完整的,让李清照能创作出这么多个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词家一大宗”。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书是美芹编著的《李清照词传》。“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也。”中华文坛几千年,其中的女词人寥寥无几,才貌双全又兼具人格魅力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李清照就是其中的翘楚。
仅凭诗词,她就可与苏轼、陆游、辛弃疾相媲美,与陶渊明、杜甫、李白、韩愈等各个时代风格的开创者比肩。
古诗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将汉字押韵艺术,和声律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唐诗的凝练,宋词的意境深远,曲调悠长,都给了我们极大的心灵享受。
尤其是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所诞生的词作,百花齐放,将宋词点缀得更加闪耀。像是李煜的“亡国之词”;苏轼的“狂放豪迈”;李清照的“婉约愁绪”,都能替我们诉说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各种情感。
除此之外,还有《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和《仓央嘉措诗传》。六本书才99元,就能读懂6位诗人的名作,并能从中感悟到大家风范的人生哲理,真的是个不错的机会!点击下方,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