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日一诗词之正月十五夜灯
TUhjnbcbe - 2022/8/12 20:38:00

昨天是元宵节,按我老家的传统呢,元宵节子女是必须到祠堂祭奠祖先的,然后晚上一起吃顿团圆饭,吃完饭出门逛街,顺手买个手提灯笼,再拿几个孔明灯许愿,天上的孔明灯比星星还多的,承载了一方水土的希望。但自从工作之后就再没回家过过元宵,老家元宵回去祭祖的游子也越来越少,但是元宵夜放一整夜的烟花的传统从来没有断过。

期待下一年元宵夜的晚上,可以看到老家天空绽放的烟火,即使转瞬即逝!

元宵节也称灯节,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赏析: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

三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连袖舞”是指跳舞。

一时天上著词声:“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  唐代  著名  诗人  。出生在  清河张氏  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  张祜  的一生,在  诗歌  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张祜  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首  诗歌  。初寓姑苏,称处士,后至长安。长庆中.为  令狐楚  所器重,祜自草荐表,录诗进献.,期望在中书门下供职。至京,为  元稹  所抑。遂游江南名山,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与  杜牧  、  白居易  等友好,交往。祜以  宫词  著名,有《张处士诗集》。卒于  唐宣宗  大中六年(公元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昨天除了是元宵节之外,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经°。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郑玄注:“汉始以雨水为二月节。”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  春天  就要到了。如在《  逸周书  》中就有雨水节后“  鸿雁  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是小学到初中时期的必学古诗,少时学的时候只知是描写初春下雨时节,却不知是描写24节气的雨水,  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日一诗词之正月十五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