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马上就要来了!
元宵节历史溯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元宵节的即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
相传,汉文帝(前-前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闹
元
宵
对吃货来说
毫无疑问
吃元宵汤圆的日子近了!
在吃货史上
“南北大战”一直没消停过
比较知名的有
豆腐脑咸甜之争
月饼口味之争
粽子咸甜之争
番茄炒蛋咸甜之争
除此之外
还有一项
“元宵节究竟吃元宵还是汤圆?”
不少人以为元宵和汤圆只是南北叫法不同
但其实元宵≠汤圆!
这是两种制作方法不同的食物哦!
北方滚元宵vs南方包汤圆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主要在
制作方法、馅料选择、烹饪习惯和储藏方式。
一、做法不同
汤圆是包出来的,表皮光滑黏糯。元宵是滚出来的,表皮干燥松软。
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心包进去,搓成圆圆的;元宵是要先做好固定的馅切成小块儿,蘸上水,然后在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啊摇啊摇,边摇边撒点水,等馅全滚上粉滚成圆球。
二、馅料选择不同
汤圆的馅偏软,咸甜荤素选择众多。元宵的馅偏硬,一般单一甜味为主。
汤圆的馅除了传统的五仁、豆沙、山楂糕外,还有很多粗粮、水果、鲜花口味的,以及丧心病狂地梅干菜烧肉、香菇鲜肉馅等;相比之下,元宵就专一很多了,甜味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见的馅。
三、吃法不同
汤圆多是煮着吃,也有炒着吃的。元宵多是炸着吃,也可以煮着吃。
如果煮汤圆,那么煮熟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大概3-5分钟浮起来就好,煮后的汤是清汤;如果煮元宵,那么煮熟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往往要10分钟以上,煮后的汤因为生糯米粉吸水变浑汤。
四、储存方法不同
汤圆可以冷冻起来,所以保质期比较长。元宵冷冻容易开裂,所以保质期比较短。
因为汤圆比较容易储存,所以全国各地都能买到速冻汤圆,全国也都可以吃到。南方有些地区会在春节、冬至等节气吃汤圆。而元宵稍多放几天或者冷冻后,就容易开裂,所以通常都只有北方能够现场制作、当日售卖,不过这更有过节的气氛。
所以,汤圆和元宵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嘛!
元宵汤圆有哪些历史渊源?
食用元宵汤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明天的小新涨知识
我们继续探讨~
*本科普栏目由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18DZ)。
(知识点综合自搜狐网、知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