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习俗,马上又是元宵节了,你家汤圆准备好了吗?
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很多做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从宋末元初时,汤圆就已成为元宵节重要的应节食品。那么,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呢?
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全国各地都有一个共同的风俗,几乎家家都要吃元宵,也就是汤圆。
民俗专家认为:在煮汤圆时的时候,开锅之后汤圆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寓意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调查的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再者,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表示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同时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中“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汤圆的吃法多
1、炸汤圆
将油烧热,把用糯米粉制作的汤圆轻轻滑入油中炸,待炸至金*色后用漏勺将汤圆捞出,用厨房纸净多余的油分。炸汤圆皮酥里糯、香甜可口,和传统的汤圆相比,能带来不少新鲜感。
2、锅贴汤圆
锅中放油,将汤圆放入,改小火,待一面煎定型后,翻面煎另一边,也煎至定型。加少许水,改大火,加盖,水开后改小火,待锅里水快要干时,多翻面。煎至水干后,多煎一会,煎至两面脆*。
3、拔丝汤圆
汤圆从冰箱拿出不用解冻,锅中倒入足量的油,油5成热后分批放入汤圆,并用筷子拨开防止粘连,用小火慢炸至汤圆微金色后捞出。
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白糖用中火熬成金棕色较黏稠的糖浆,放入炸好的汤圆迅速翻炒,直至糖浆均匀地裹在每粒汤圆上迅速装盘,并趁热食用。
4、干吃汤圆
把糯米粉、调和油、玉米淀粉、椰子粉、牛乳、元贞糖放入碗里搅拌均匀到无颗粒,水开后蒸20分钟,冷却后放入保鲜袋冷藏20分钟。用保鲜膜裹着糯米团,压平后加入红豆沙,包裹圆即可开吃!
5、汤圆水果捞
话梅切小粒,李子、香蕉、西瓜都切丁,锅里放水烧开,水开后放汤圆煮熟捞出放凉,容器内放酸奶,放入晾凉的汤圆,然后放水果丁,最后放话梅,上边挤上适量蓝莓酱即可,做好的水果捞放冰箱中冷藏一会,冰冰凉凉的效果会更好。
吃汤圆的好处
1、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
2、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
3、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4、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
5、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