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看这5起典型案例
01未全面、准确说明品牌,
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涉案商家:泉州盛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处罚金额:元案件回顾:当事人系长安马自达4S店,主营长安马自达品牌汽车销售及维修。年2月18日,举报人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受损,当事人主动与举报人联系,为争取举报人接受其提供的汽车维修服务,在明知举报人受损车辆为一汽马自达品牌汽车,非长安马自达品牌汽车的情况下,仅以马自达自称,使举报人误解其为一汽马自达4S店并同意接受其提供的汽车维修服务。当事人提供汽车维修服务时,未全面、准确说明其为长安马自达4S店,仅以马自达自称,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第二项的规定,构成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欺诈行为。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1.8万元的行*处罚。02促销优惠活动未说明打折及降价基准价
涉案商家:厦门国贸宝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处罚金额:元案件回顾:当事人从年4月9日起,对两款汽车开展促销优惠活动,计划到5月底结束。在公司展厅现场,其中一款汽车车顶放置展示牌标示“直降元”,另一款汽车车顶放置展示牌标示“限时特价8.5折抢购”,但均未说明促销优惠降价及打折的基准价。当事人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