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正月十五
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
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
宵
节
传统
-TheLanternFestival-
团
团
圆
圆
节日祝福
———传统节日之元宵节———
一早来碗红茶汤圆,香香甜甜。元宵节伴随着美妙的茶香享受不一样的味道。用真心包裹汤圆,用快乐作为调料,愿你元宵节乐开怀,生活事业圆圆满满!
节日茶饮平阳*汤
———传统节日之元宵节———
阖
家
幸
福
干茶
芽头紧卷完整显锋苗,色泽显*
茶汤
汤色浅*
叶底
柔嫩*亮
*茶是六大茶类的小众,闷*工艺把控是关键,曾经有茶师把*茶说成是“即将消失的茶”,是为了强调工艺的重要性。走过几道弯,没碰上正宗的*茶,还曾较真地和卖家讨论闷*不到位,偷了时间的问题。先生有一次去四川出差,投其所好问我要买点什么茶么?我脱口而出"蒙顶*芽"结果他问了好几家茶店说只有"蒙顶绿芽",确实难找。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谁愿意守着传统手工技艺耗费大量时间做一款本身滋味并不是很有个性又卖不出好价格的茶呢?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在茶路上寻茶,结合理论学习、经验感知、交流分享终能遇见符合行业标准的、自己满意的茶品。去年秋天,送孩子去上大学,当地的*芽茶君山银针闻名遐迩,试着买了点*小茶回来尝,还是制成的紧压小方块,当时就想着教学时可以让学员辨识清楚避免概念混淆。诶!买对了。完全区别于绿茶(市场上很多说*茶的因为工艺问题做得跟绿茶差不多)虽说等级不那么高,但*茶的品质特征很明显。前段时间,在学习中偶遇"平阳*汤"(四大传统*茶之一),一番交流后仅仅买了g*芽茶来满足口欲,这是今年早春采摘制作的为数不多的有机茶,我知道真正的标准*茶价格不会低,因此也没还价,制茶人也很辛苦,没想到良心卖家在我准备付款的那一刻主动给我打了点折,陌生的茶人很温暖真诚。茶品一到,迫不及待开包,一股浓郁的熟栗香扑鼻而来,外形芽头紧卷完整显锋苗,色泽显*,温杯净具,称三克投cc盖碗,嗅热香越为高长持久,忍不住多闻了几下。采用85~90度水温冲泡,不洗茶,第一泡淡醇,二三泡延长了浸泡时间,但依然甜润鲜醇,舌面有丝许粘稠感,无半点苦涩,这也恰恰证明了*茶轻发酵的作用,不似绿茶呈现的极快的爽,不似红茶呈现的极快的强,而是回味甘甜润喉,别具一味。从头至尾汤色浅*,五泡之后弃之,赏叶底柔嫩*亮。
今天正值元宵节,喝到一款具备"三*一香"特征的标准*茶乃是幸事。有缘遇见倍加珍惜。写着写着,一两个小时过去了,午休时间换来一篇心得,记起三点有约,赶紧更衣吃茶去。祝朋友们元宵快乐!
快
乐
安
康
关于我们
———传统节日之元宵节———
离开学日子不远了,两个好朋友借学茶机会再聚聚。小子近期有点上火,来一泡白毫银针消炎祛祛火,配上美人肩玻璃壶,汤水清甜,稻花香显,三人边品边聊。今天主要聊择器对于泡茶的影响,先大概介绍了一下不同材质的茶器特点,接着采取问答式引发思考,什么样的器适合泡什么样的茶,什么样的器能展现茶的优缺点,什么样的器能体现人文关怀等等,教学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在质疑中动脑才能激发探索的兴趣,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茶。欣赏完一波茶器之后开始实操复习冲泡茶的流程,提醒两个词语:专注、细心。时间就在这开心的逗茶中过去了,两个大朋友互相道一声:暑假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