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
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习俗,中国民间习俗,全国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其中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由古至今,元宵节因其重要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关于节日的民俗文化从各篇佳作中也可见一斑。
1.吃元宵
吃元宵又叫吃汤圆,元宵即汤圆,它们的做法成分风格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2.看花灯
看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古时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均可破常规出游嬉闹。
3.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测,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且谜格24格,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元宵节的一种独特民俗文化。
灯谜:
十全十美(打一字)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
(打一成语)
电梯(打一成语)
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
灯谜答案:(你猜对了吗?)
1.一2.斤斤计较3.三五成群4.上上下下5.一毛不拔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沉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全文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