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过元宵
提起这个大家可能都会想起
看花灯!
对于中国人来说
看花灯是正月十五固定的活动
关于花灯总有一些情怀在里面
花灯
是古老的传统工艺品,
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元素,
它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
象征着吉祥美好,
今天刘锜小学的小朋友,
带着与家长一起合作完成的彩绘灯笼,
并将它挂在校园。
挂上的是灯笼,
也是挂上了一家人浓浓的亲子温情,
是一份美好,
也是一份祝福。
老师教画灯孩子们画一画,
挂一挂,
五彩灯笼送祝福
这次迎新元宵节活动,
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熏陶了孩子们的审美艺术,
增强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花灯展览赏五彩花灯,品元宵古诗欣赏五彩花灯
品位古诗中的元宵佳节
中国灯
中国诗
家之情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生查子
(宋)吕渭老
双鬟绿发齐,多笑蔫红落。
穿竹过西斋,问字时偷学。
娇慵不惯羞,同倚阑干角。
屈指数元宵,灯火堪行乐。
归去来
(宋)柳永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
灯月阑珊嬉游处。游尽、厌欢聚。
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
馀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罢、且归去。
水龙吟
(宋)晁端礼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眉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阙,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把罗襟搵。
元夜
(宋)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忆秦娥
(宋)朱淑真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我们的祝福日圆,月圆,元宵圆,团团圆圆
官源,财源,欢乐源,源源不断
人缘,福缘,亲情缘,缘缘美满
祝福大家元宵快乐,和和美美!
--THEEND--
(部分内容、图片和排版样式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阜阳市刘锜小学
忠诚担当立志进取
责编/张得升
图/各班班主任策划/刘锜小学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