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元宵节美食大赏
TUhjnbcbe - 2021/8/24 22:38:00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民间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春灯节或灯节。

关于“元宵节”节名的来历,主要有如下解释: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们为寓意家人团圆、寄托乡愁,所以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寄予欢聚团圆、追求吉祥、倡导喜庆的“吃宵观灯”习俗为主。

今天小编带来了几款元宵节的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01

元宵/汤圆

元宵节怎么少得了元宵呢?

我国南北各地虽然都吃元宵,但叫法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北方人多喜欢称“元宵”,南方人则喜欢叫“汤圆”。当然,北方元宵和南方汤圆除了名称不同外,制作方法也略有区别。北方元宵多用江米面粉滚制而成,称之“摇元宵”;南方则多用糯米粉制成面团,然后把馅包进去搓成圆球状,称之“包汤圆”。

小编今天推荐的是咸蛋*流沙汤圆。

食材:咸蛋*4个,*油50g,细砂糖50g,盐2g,玉米淀粉7g,奶粉7g,吉士粉4g,糯米粉g,干桂花若干,开水g

制作方法:

1.咸蛋*热水上锅蒸5分钟。

2.将蒸好的咸蛋*压碎、过筛,倒入淀粉、奶粉、细砂糖、吉士粉、融化好的*油,搅拌均匀,稍稍整理成形后放入冰箱冷藏1小时。

3.将开水倒进糯米粉中,揉成光滑面团。

4.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压扁,包入适量咸蛋*馅。

5.锅中烧水,水开后下入汤圆,待汤圆浮起即可盛出享用。

糯米在古今食疗方中,是一味常用的药(食)物。孙思邈认为,糯米“脾病宜食”,有“益气止泄”之功;《本草纲目》则进一步认为,糯米有“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佳者在食用汤圆时应特别留意,以免因食用过多造成消化不良。

02

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原是清朝宫廷的御用糕点,曾有“宫廷第一糕点”之美称,其味香远,入口丝甜。

食材:低筋面粉g,牛奶g,红糖g,细砂糖20g,玉米油60g,泡打粉6g,小苏打3g,去核红枣g,鸡蛋5个,柠檬汁少许

制作方法:

1.将低筋面粉、泡打粉、小苏打混合过筛备用;红枣切碎,用牛奶浸泡备用。

2.将鸡蛋打在碗中,加入几滴柠檬汁,用打蛋器打至起泡。

3.加入红糖、细砂糖,用打蛋器高速打发至蛋糊黏稠、提起打蛋器蛋糊不会很快滴落。

4.将打蛋器转至低速,逆时针轻轻转动打蛋盆,直至蛋糊变得细腻光滑。

5.加入过筛好的混合粉,用刮刀大幅度快速翻拌均匀至无干粉。

6.将牛奶、红枣、玉米油倒入面糊中,大幅度快速翻拌均匀。

7.将拌好的面糊倒入铺好油纸的烤盘中,稍稍震动烤盘以排出气泡。

8.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以℃烤40分钟。

9.拿出放凉、切块,美味的枣糕就做好啦!

枣糕口味独特、枣香浓郁、口感细腻、回味绵甜,且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在民间有“常品红枣糕,体健精神爽”、“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的说法。

03

糟羹

浙江台州一带以农历正月十四为节。在这天,人们看过花灯之后,便会回家吃上一碗咸糟羹,正月十五晚再吃一碗甜糟羹,有先苦后甜的寓意。糟羹最大的特点是食材的多元化,用料中既有山珍海味又有家常菜肴,可以任凭自己的喜好选择食材。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一道甜糟羹。

食材:红枣12个,马蹄4个,枸杞一小把,桂圆8个,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1.红枣去核,马蹄切小块。

2.往糯米粉中加入适量温水,揉成面团,搓成大小均匀的小丸子。

3.锅中放入适量水,水开后倒入红枣、枸杞、桂圆干,煮15分钟后放入红糖、小丸子。

4.糯米小丸子浮起后倒入马蹄块,继续煮5分钟,加入少许水淀粉勾芡使汤汁浓稠即可盛出食用。

枸杞味甘性平,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红枣味甘性温,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桂圆味甘性温,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红糖则可利脾缓肝、补血活血。这道甜糟羹不仅香甜可口,还具有健脾暖胃、滋肝明目、补血养气的功效。

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拓展阅读

[1]潘春华.元宵佳节话元宵[J].上海企业,(02):-.

[2]艾君.正月十五月儿圆赏灯狂欢“闹元宵”——元宵节民间习俗文化综述[J].工会博览,(05):40-43.

[3]李亚妮.浙江合州元宵节独特习俗及其历史文化特征[J].沧桑,(0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宵节美食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