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省亲是皇皇巨著红楼梦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情节,为了迎接贾元春省亲,贾府花费巨资精心建造了大观园,贾元春也。中国古代的皇室至尊无上,戒律森严。皇帝在皇宫内享有至高权威,出行则礼仪隆重,规模宏大。基于皇家的威严和礼制,古代的皇妃是不被允许回家探亲的,非常受宠爱的妃子要回娘家探亲,需要经过特例和恩准才可以成行,享有省亲权利的妃子寥寥无几。红楼梦里的贾元春就是这样的寥寥无几的妃子的幸运者,她不但得到了一次省亲的机会,而且还定在元宵节的晚上,这足以体现皇恩的浩大,因此贾元春省亲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幕,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贾元春省亲,忙活的不仅仅是贾府,皇宫里的司礼监、御马监等机构都会全员出动,其中六部的工部,负责城防的五城兵马司都协助外围防卫。除此之外还有礼部和钦天监无法缺席。当贾元春的省亲队伍到达贾府门口,一场宏大的省亲描写呈现在读者眼前:
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绣凤版舆,缓缓行来。
关于贾元春省亲,多年来总有一些疑问萦绕在红楼梦诸多读者的心头,这里简单罗列:
第一,贾元春的省亲为什么被安排在了晚上而且是元宵节的晚上?
第二,贾元春为什么在未正二刻到宝灵宫拜佛?
第三,贾元春为什么到戍初才起身?
第四,为什么贾元春在省亲时泪流满面?
第五,贾元春为什么在黑漆漆的半夜时分才回宫?
关于以上五个问题尤其是贾元春选择在晚上回家省亲,各种各样的答案层出不穷但都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当我们前面解读出来贾元春服侍的皇帝就是朱由崧的时候,真正的答案就浮出水面。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年冬天,在陕西商洛养精蓄锐的李自成带领人马走出深山老林,浩浩荡荡挥师河南,在一举攻下多个县城后,一路杀向洛阳。史载朱由崧和他的父亲及家人,一方面召集洛阳当地知府及负责保护王府的明*驰援,一方面上奏朝廷请求支援,同时朱由崧一家也做了最坏的准备,他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过晚分离前的最后一个元宵节,然后趁着黑夜各奔东西,后来洛阳城破,朱由崧的父亲死难。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和贾雨村对饮,贾雨村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时逢三五便团圆,元月的三五就是元宵节,红楼梦里描写了好多十五团圆的例子就是为了纪念在崇祯十四年朱由崧一家在元宵节的夜晚吃完最后一次团圆饭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事件。作者在第十八回里描写贾元春晚上省亲,也是为了纪念那个特别的日子。结合前面分析出来的部分解密内容,在这里简单回答上面那五个问题:
第一,贾元春的省亲为什么被安排在了晚上而且是元宵节的晚上?
作者安排贾元春在元宵节的晚上回家省亲,就是为了纪念崇祯十四年元宵节,朱由崧一家在吃完最后一次团圆饭后家庭失散的事件。
第二,贾元春为什么在未正二刻到宝灵宫拜佛?
贾元春未正二刻到宝灵宫拜佛,就是为了向神佛祷告,包邮她的儿子贾宝玉一生平安。
第三,贾元春为什么到戍初才起身?
戌初就是下午7点多一点,贾元春选择这个时候前往贾府省亲,纪念的就应该是朱由崧的父亲在危急时刻召集家族人员聚会的时间点。
第四,为什么贾元春在省亲时泪流满面?
贾元春一生只得到了一次这样的省亲机会能够回家和母亲、儿子及其他家人团聚,然后等待她的就是无尽的悲哀,是无可奈何的家国破灭后的死亡,而她死后将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儿子及母亲,还有她的家族中人。
第五,贾元春为什么在黑漆漆的半夜时分才回宫?
贾元春在黑漆漆的半夜时分才回宫,就是为了纪念洛阳城破前的元宵节的晚上,朱由崧一家吃完团圆饭后家族离散的时刻。
孙子兵法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