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到。首先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团圆和美!
作为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元宵节热烈喜庆的庆祝活动由来已久。传统的元宵灯会最早可以追溯至南朝伊始,“灯火满市井”的场景颇为壮观。热闹的赏灯、精彩的表演和形式丰富游戏是元宵灯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也纷纷走出家门,感受热闹的气氛。因此在中国古代,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是年轻人结交朋友,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好时机。
现代社会,虽然许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可以被更加方便快捷的线上方式所取代,但现实的见面与现场感受的情感触动永远无法被取代,体验感和参与感反而变得愈加珍贵。而说到剧场中的体验感极致,不得不提的一定是沉浸式戏剧。观众将自己融入进环境之中,去探索去发现去互动,甚至能左右剧情的发展,沉浸其中,每个人都能收获独一无二的角度与感受。
我们采访了当下上海最热门的两部沉浸式戏剧——环境式驻演音乐剧《阿波罗尼亚》与沉浸式戏剧《金钱世界£¥€$》的主创,他们与我们分享这两部完全不同类型的沉浸式戏剧带来的精彩观演体验以及幕后故事。新一年到来,继续走进剧场,感受现场带来的乐趣!
?右滑解锁剧情
MF:MadameFigaro
K:周可人Z:张泽
MF:《阿波罗尼亚》这部音乐剧吸引你们参与其中的地方是哪里?
K:我很喜欢喜剧,这是这部音乐剧题材上吸引我的原因。其实我做事情比较简单,当时疫情之后刚刚恢复工作,刚好时间比较合适,我就接下了这部剧。
Z:这部剧中的人物很吸引我,尤其是Richard,性格和我比较像,气质也是我可以驾驭的。其实疫情之后也一直考虑工作的方向,是不是去拍影视作品,但看到这部音乐剧之后还是决定来试一试。其实刚开始没有考虑这部剧的驻场和沉浸式的形式,只是觉得人物很合适,当做一部音乐剧来面试的。
MF:从表演角度出发,张泽在诠释人物和表演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处理方式吗?
Z:在这部剧中,我们每个演员都会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在人物性格方面的揣摩,在细节的地方进行一些设计,比如Richard和SonnyBoy两个角色性格上的反差,女人的感觉等等。当然除了这些设计,还会有一些即兴的部分,剧本是相对固定的,即兴的部分有点像填补空隙的作用,加一些小的感觉,也会根据演出效果保留一些好的现场反应部分。因为《阿波罗尼亚》是一部驻场式音乐剧,在这个空间中持续不断地演出,大家都希望这部剧能够变得越来越有意思,是一个流动的、持续变化的表演,而不是刻板的持续不变的。对于沉浸式的表演方式,我觉得在《阿波罗尼亚》这部剧体现的更多的是观众与演员之间距离的变化。
K:在韩国原版的《阿波罗尼亚》演出中,虽然也是传统的镜框式舞台,但观众和演员的距离是非常近的,是小剧场的感觉。中文版的演出在一个小酒馆,也是一个很小的空间范围。在小剧场中,灯光、音效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可以让观众更直观更沉浸的感受到,这也是我们更喜欢小剧场的原因。小酒馆是四面台,观众的座位是包围式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位置都有不同的观看角度,所以看到的演出的呈现包括场景的细节都会有所不同。
MF:看过这部剧的人,都会对其中的歌曲和音乐印象深刻。就像可人刚刚所说的,小剧场确实在音效呈现上有着天然的优势。那么作为这部音乐剧的音乐总监,你在歌曲的处理和改编上有哪些想法和尝试呢?
K:其实这部音乐剧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在音乐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在歌曲的结构上进行很大的变动。但比较不同的是,在中文版沉浸式的演出环境中,舞台上是没有办法播放字幕的,我自己本身也并不喜欢字幕,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观众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