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正月十五了,按照地方传统,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主要在于制作方法、馅料选择、烹饪习惯和储藏方式。
1、做法不同
汤圆是包出来的,表皮光滑黏糯。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心包进去,搓成圆圆的;
元宵是滚出来的,表皮干燥松软。元宵是要先做好固定的馅切成小块儿,蘸上水,然后在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啊摇啊摇,边摇边撒点水,等馅全滚上粉滚成圆球。
2、馅料选择不同
汤圆的馅偏软,咸甜荤素选择众多。
元宵的馅偏硬,一般单一甜味为主。
汤圆的馅除了传统的五仁、豆沙、山楂糕外,还有很多粗粮、水果、鲜花口味的,以及丧心病狂的梅干菜烧肉、香菇鲜肉馅等;
相比之下,元宵就专一很多了,甜味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见的馅。
3、吃法不同
汤圆多是煮着吃,也有炒着吃的。
元宵多是炸着吃,也可以煮着吃。
如果煮汤圆,那么煮熟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大概3-5分钟浮起来就好,煮后的汤是清汤;
如果煮元宵,那么煮熟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往往要10分钟以上,煮后的汤因为生糯米粉吸水变浑汤。
4、储存方法不同
汤圆可以冷冻起来,所以保质期比较长。
元宵冷冻容易开裂,所以保质期比较短。
因为汤圆比较容易储存,所以全国各地都能买到速冻汤圆,全国也都可以吃到。南方有些地区会在春节、冬至等节气吃汤圆。
而元宵稍多放几天或者冷冻后,就容易开裂,所以通常都只有北方能够现场制作、当日售卖,不过这更有过节的气氛。
所以,汤圆和元宵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嘛!
煮元宵(汤圆)小知识1、冷水还是热水下锅
煮元宵(汤圆)的时候,选择热水下锅更合适,因为冷水下锅容易破皮。大火把水烧开之后,下入元宵(汤圆),用勺子轻轻推动,防止粘底,等到元宵(汤圆)漂浮起来之后,要转小火,防止火大煮破皮。
2、中途加碗水
为了防止元宵(汤圆)出现中间夹生的情况,我们可以元宵(汤圆)刚刚漂浮起来的时候,根据自己煮的量多少,加入半碗~一碗冷水,然后再次煮到漂浮起来,基本上就成熟了。
3、判断成熟的标准
很多朋友在煮元宵(汤圆)的时候,总是不知道煮到什么程度,其实判断成熟的标准很简单,煮熟的元宵(汤圆)完全飘起,表皮呈现微微透明,用勺子推动黏稠有弹力。
4、忌用铁锅
煮(元宵)汤圆的时候,建议大家使用不粘锅或者不锈钢锅,不要用铁锅,因为用铁锅煮出来的汤汁喝起来会有浓浓的铁锈味儿,严重影响(元宵)汤圆的美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