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笑语迎盛世
良宵美景庆团圆
值此元宵佳节之际
医院
恭祝大家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阖家幸福元宵快乐!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的习俗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闹花灯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
猜灯谜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温馨提示
一、早餐或过晚不宜食用元宵、汤圆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但缺乏营养素,不适合当早餐吃。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而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粘性高,不易消化。夜宵如果和睡觉的时间离得比较近,最好也不要吃汤圆,这类食品不好消化、排空慢,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因此吃完汤圆后,不要马上就躺着,最好活动1-2小时再睡觉。
二、不宜过量元宵虽好,不可贪食。一次进食量不宜超过2两,不宜餐餐连续进食元宵。另外,元宵汤圆馅中添加大量的糖和油,大量进食后出现腹胀、反酸、烧心等不适。一般来说,吃三个元宵或汤圆就要减去半两(25克)主食。
三、当心“烫口”刚煮好的元宵汤圆,表皮和内馅的温度都很高,有“烧心蛋”的戏称,要注意不论吃元宵汤圆,还是喝汤不能太烫,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如食之过急,咬开后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特别是对于儿童。
四、哪些人不适合吃元宵1.湿热痰火偏盛者少吃
汤圆是糯米做的,而糯米性温,黏性大,不易消化。凡湿热痰火偏盛者,表现为咳嗽、发热、腹胀、便秘等,应当避免食用。
2.“三高”患者少吃
元宵高糖、高热量,高油脂,不容易消化,因此不宜多吃。不少人喜欢香脆可口的炸元宵,但经过高温油炸后,元宵油脂含量更高,更难以消化。因此,我院专家提醒:“三高”人群应该尽量少吃。
3.肠胃不好者少吃
元宵和汤圆外皮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好消化,所以容易反酸、烧心,肠胃动力不足、急性肠胃炎者也要少吃。另外,这类食物如果冷却还会更加难以消化,所以应该趁热吃,吃元宵后还应减少主食的摄入。
4.婴幼儿少吃汤圆
元宵都是甜甜的,很多小孩子也喜欢吃。但其实,小孩子最好少吃,糯米性温,黏性大,不易消化。另外,小朋友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千万细嚼慢咽,糯米做的皮子虽然弹牙可口,但是不容易嚼碎,吃得太快、太急,容易噎到,甚至卡住食管气管。
5.术后、肿瘤患者少吃
中医说“甘入脾”,汤圆味道甘,糖量特别高,有“缓滞”作用。对于手术后、放化疗后的肿瘤病人,尤其消化道肿瘤、还有胃肠溃疡、慢性胰腺炎和胃肠炎患者,若粘滞腻性食物吃得过多,则会使胃肠负担过重,减缓肠胃蠕动,导致腹胀、打嗝、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元宵节快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