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传统的过年一般到元宵节止
元宵节一过
人们就要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大田各地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迎板灯龙、迎花灯、迎铁枝、踩高跷、猜灯谜、演阔公戏等最热闹的当属迎板灯龙啦说到板灯龙是随着大田范氏始祖范元超在唐朝末年传入的兴盛发展于明清时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年1月24日大田县板灯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巨龙绵延多米在县城主街道翻飞吸引了数万民群众跟随观看场面浩大,气氛热烈双龙汇聚,龙耀岩城每逢元宵节夜幕降临龙珠开道,锣鼓阵助板灯龙穿梭在城镇街巷、乡村道路、山村田野所到之处是鞭炮齐鸣;火树银花迎龙是大田元宵佳节最为壮观的民俗活动过去每年都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到大田观龙共度元宵佳节建设的“铁枝”是由轿架、铁枝、轿脚组成的四个人抬着前进围观群众随行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迎“铁枝”在正月临近元霄节时就开始了时间长的好几天都在白天里进行儿童立于轿台上以戏曲扮相“木兰从*”由青壮年抬着在菩萨轿子、彩旗、鼓乐队的簇拥下一路鸣铳游走村中扮装的金童玉女固定在铁杆上保持一个姿势习俗延续至今出发点是美好的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境安民汤泉本来和其它地方一样也是正月十五迎灯的清乾隆五十二年(年)正月廿十在汤泉经商的温氏族人从家乡带来了多盏花灯游玩这一年中村里添了不少人口大家认为迎花灯带来好运于是就兴起了正月二十迎花灯的习俗“花”在大田方言里同时还是生育能力与卵子的意思同样“问花”就是向神人问询怀孕后肚子里藏的孩子的性别是男女汤泉迎花迎的是对人丁兴旺的希冀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其在旧时
有给未婚男女提供相识机会的作用
同时也是象征着家庭团团和睦
是为重要节日
古人曾以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等诗句来描绘元宵节
大田各地习俗不一
但都寄托了大家对团圆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皆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元宵节现已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部分文字来源:《风雅田阳》作者:林生钟
部分图片来源:林建伟、温欣孝等
编辑:咕噜编审:陈有来
统筹:郑宗栖监制:颜全飚
喜欢就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