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又名“灯节”或“灯夕”。
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在中国的文化中,不仅仅指月亮正圆,更是音义同“圆”,亦有团圆、和美之意。
“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且“宵”雪白滚圆,味道甜腻,也是代表着人们对甜蜜、美好的生活期盼。
传统习俗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二、幼儿园里的元宵节
元宵与汤圆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米面等,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
摇元宵
材料准备:糯米粉、馅料团(豆沙等都可)、清水、与幼儿数量相等的碗
1.教师讲解元宵的来历、做法
2.教师引导幼儿分组盥洗,入座
3.教师分发食材,带领幼儿开始制作
(将糯米粉放进碗里,再将馅团放进后顺一个方向摇,待不粘后取出沾水再摇,直至大小合适即可)
图片
也可以准备干净的大筛子,里面放上糯米粉,引导幼儿合作摇元宵。
图片
做汤圆
材料准备:糯米团、馅料团(豆沙等都可)
1.教师讲解汤圆的来历、做法,以及元宵与汤圆的关系、区别。
2.教师引导幼儿分组盥洗,入座。
3.教师分发食材,带领幼儿开始制作
(教师可提前将糯米粉和成大面团,揪小块给幼儿即可,引导幼儿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用手搓成圆圆的即可)
做灯笼
老师们带领孩子欣赏灯笼,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再讲解灯笼的制作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与孩子们一同动手操作,或者家园共育请家长与孩子制作亲子灯笼,择日带到幼儿园里进行展览。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
一、活动目标:①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⑤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二、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班级环境(1)各班级教室门口悬挂两个灯笼(2)在家长园地贴出“元宵节活动方案”,介绍主题活动的构想和配合事项。(3)室内黑板出示元宵节主题活动名称,突出主题园内大环境(2)塔楼大灯笼换成新的三、活动方案活动名称:欢欢喜喜闹元宵(做元宵、吃元宵、赏灯、猜灯谜)组织形式:亲子形式活动时间:20xx年2月14日下午15:15活动准备:(1)幼儿园:1、将幼儿和老师制作的灯笼布置在园内。2、准备灯谜和各种小礼物。3、准备元宵节相关儿歌、资料和图片供幼儿欣赏和了解。
4、准备晚餐——汤圆和班级做汤圆的米面和馅。5、花灯评奖并准备获奖奖品: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6、拍摄获奖花灯及幼儿照片,发给各班活动当天以照片形式公布7、元宵节或喜庆音乐,猜灯谜时播放,烘托气氛(2)老师:四上午检查)。2、安排布置亲子制作元宵花灯活动,并于2月13日(星期四)收齐,14日上午协助悬挂在校操场,并布置好各班级兑奖台。3、各班级准备一个稍大一点的煮汤圆的锅(电磁炉或电饭锅),并提前学习如何做汤圆、煮汤圆。4、协助做好元宵节活动家长邀请工作,要求每位幼儿家长都能参加5、班主任在幼儿快吃完汤圆时,到操场做兑奖准备(兑奖台、班级名称牌、礼物、印章、班级幼儿名单、谜底都在周五上午准备好)。6、收集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花灯的照片,和亲子共同收集的元宵节图片资料。(3)幼儿家庭:1、幼儿和家长在家查阅元宵节相关资料,了解元宵节风俗习惯,欣赏全国各地是如何庆祝节日的。2、亲子共同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写上班级姓名并星期四上午交与班主任。3、将搜集的元宵节资料图片、制作花灯的照片提供给老师。活动过程:(1)、周五下午15:15分伴随欢快音乐迎接家长来班参加活动(2)、元宵节常识介绍
(3)、观赏元宵节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资料、制作灯笼的照片和图片,欣赏幼儿园评出的获奖的灯笼照片,给获奖幼儿现场颁奖(以上活动总共15分钟)(4)、亲子做元宵。包括亲子洗手、发放材料、学习制作汤圆、亲子制作汤圆、下锅煮汤圆(此环节20分钟)(5)、煮汤圆,唱儿歌。在煮汤圆的时间,幼儿表演元宵儿歌
元宵节活动和祝福语!!!
今天就是元宵节啦
又逢元宵佳节
赏月看灯吃元宵
是一种仪式
也是一种乐趣
元宵南北口味各不相同
形式也各有千秋
除了猜灯谜
元宵节还是大有讲究的
____元宵节由来
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汉武帝正月在甘泉宫祭祀“太一”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____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_正月十五吃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闹花灯
_自从元宵节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千百年来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这天晚上,游玩观灯的百姓不计其数。大家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猜灯谜
_“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南宋以后增加的一项元宵节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始于南宋。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欢迎。
耍龙灯
_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氛围喜气。
踩高跷
_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
舞狮子
_“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还有一人当引狮人。
走百病
_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晚,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划旱船
_“划旱船”,也称跑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划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者大多是姑娘。
这些习俗,你熟悉吗?
还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
____元宵冷门小知识
1.为什么要张灯结彩?
_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
“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元宵和汤圆,你分得清么?
_元宵和汤圆并不是同一个物种,汤圆是像包水饺那样包出来的,而元宵是馅料和糯米粉滚出来的。
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的表皮更为干燥松软,但馅料却硬实有“嚼劲”。相反,汤圆的馅料比较稀软,但表皮光滑黏糯有弹力。
____元宵节亲子游戏推荐
1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是折纸的一种。折好以后外面写上“东南西北”,里面写上好玩的内容,比如:跳扭扭舞、唱歌一首等等。一个玩家选方向,比如“东12下”,然后另一个玩家就开合12下,再顺着东的方向看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内容做选择的玩家就要表演什么内容噢。哈哈哈~~~
2
接竹竿
接竹竿,算是最简单的玩法啦~~你出一张我出一张,遇到重复的可以全部拿走,最后看谁的牌最多谁赢。
3
剪窗花
小剪刀,咔嚓嚓,奶奶在家剪窗花。剪朵梅花五个瓣,剪只喜鹊叫喳喳。剪出雪花漫天撒,剪个“福”字头朝下。再剪一个胖娃娃,抱着鲤鱼笑哈哈。奶奶问他乐个啥?恭喜恭喜过年啦!——儿歌《剪窗花》
分享几个漂亮窗花剪法:
____元宵节祝福
爱弥尔天汇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祝大家:
元宵佳节喜庆多.
阖家团圆幸福多
身体健康快乐多.
财源滚滚福禄多
年年吉祥如意多.
祝愿好事多多多
元宵节快乐
万事如意
元宵佳节,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过法,但是最最最重要的始终只有一条,那就是和家人们在一起!希望在元宵节这一天,家长们能够放下身边的琐事、放下手机,陪孩子度过这一个有意义的团圆的节日。
-END-
祝福语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值此元宵佳节之际,xx幼儿园祝愿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日圆、月圆,圆圆如意。
官源、财源,源源不断。
人缘、福缘,缘缘于手。
?情愿、心愿,愿愿成真!
元宵节快乐!
平
安
宅
家
过
十
五
元宵佳节
安心宅家
不忘运动
保持健康
祝福大众
阖家团圆
众志成城
攻坚困难
必将胜利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