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红楼梦呓系列之仪式之美文李群娟
TUhjnbcbe - 2021/2/16 22:58:00

红楼梦呓系列之仪式之美

传统的仪式之美与人伦之睦,在贾府的节日与日常各有描述。节日起源,大约与艺术起源一样,初时有游戏心理在内,后为社会文化所规定。在单调漫长不断重复的日月里,民众有时需要以某种仪式,集体跳出呆板乏味的日常。其中节日便是一种名言正顺的狂欢。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作具体规定。到了这一天,富贵之族,尽情享受衣食丰足之乐。平民之家,也不免休闲奢侈一回。快乐之人,自是呼朋唤友,逍遥游赏。孤僻狷介之人,亦须循礼随和,送迎酬答。节日,如一场盛大的演出,让人忙碌,沉醉,快乐,相爱,使日子新鲜生动,释放着生命的热情和丰富的审美情趣。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最有仪式感的节日。《红楼梦》中就展示了这样一个范例。贾家的宗祠设在宁国府。进入腊月,先是贾珍早早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从朝廷领回春祭恩赏,铸各式金银锞子,拟吃年酒的日子;再将庄园里收来的米粮菜蔬、山珍海味分给荣府与同族子弟。诸般杂事,忙到年二十九,荣、宁二府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所有的门一路洞开,两边阶下灯笼点的两条金龙一般。这样一个冗长的前奏之后,终于迎来除夕。进宫朝贺回来,府里就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了。

宗祠里香烛辉煌,锦幛绣幕,贾府子孙分班恭立,各司其职,连一向仙居庙宇的贾敬也回来担任主祭,贾赦陪祭,乐队奏乐,献爵三次后,焚帛奠酒,礼毕,随贾母再到正堂向祖宗遗像礼拜。供品以菜饭汤点酒茶为主,每一道菜,都是先到仪门,子孙辈按顺序传至贾敬手中,贾敬传贾蓉,贾蓉传其妻,再传凤姐、尤氏等。最后由王夫人传给贾母,由贾母捧放在供桌上。完毕,贾母拈香下拜,一族之人也皆跪拜。“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得无一隙空地。”

接下来是拜尊长,按男女、长幼、主仆尊卑分别行礼。散压岁钱、荷包和金银锞,共进合欢宴。整个除夕之夜,宁、荣二府张灯结彩,爆竹烟火不断,众人皆打扮得花团锦簇,处处笑语喧天。初一乐到十五,大家都在拜年、吃年酒,迎来送往。元宵节晚上,贾母大摆家宴,高兴处,成簸箩的新铜钱撒满戏台子。说书、击鼓传花、讲笑话,一来二去就热闹到正月底了。

这样的章节,读之令人忘忧,感受到盛世繁华的暖意。繁琐又庄重的祭祖,拜年仪式所带给人的静穆、吉祥,有和悦之美。仪式,让人体味到家族兴旺的幸福以及在群体中生存的安全感,作为社会文化形式,也兼具礼仪教化作用,使后辈子孙可从中学到感恩思亲、人伦孝道之理。

现今,我们已经弄丢了本土的春节仪式。曾经华丽、严整的仪式之美再难重现,人伦之情也越发淡薄,年味着实寥落。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或许人们过年还有对新衣和美食的期盼,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除了放几枚花炮,发几个红包,再堆上两抹微笑来应景,节日的气氛真的难觅了。重温《红楼梦》,体味旧时节日的繁华与美丽,恍如传说。

而日常过光景中,也会遇到需要注重仪式的婚丧嫁娶等诸事。让人最难忘记的排扬,就是可卿的出殡和元妃的省亲。可卿出殡,笔墨主要落于熙凤操办管理上。仪式自然也庄重肃穆,备极哀荣,但写得简略。本书对于元妃之省亲,则有全面细致的直接描述。

且不说为了一日之欢大兴土木,建造省亲别墅的繁文缛节,铺张奢侈,穷极心事的准备,本也是仪式的一部分。凤凰非梧桐树不栖,非竹食不食,非醴泉不饮。刚刚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的元春,初次省亲,不仅体现皇恩浩荡,也是臣子天大的面子。对此事的重视,既是对皇上的奉承,对娘娘的敬重,也是贾家展示身份地位的机会。一时恨不得将个贾府收拾成仙宫神阙,方不算唐突了真龙天子的凤侣。

张罗忙乱了一年,各样大致齐备,方题本上书,皇帝朱批,恩准于次年的正月十五上元之日,贾妃回去省亲。正月初八就有太监出宫到贾府预作察看:何处更衣,燕坐,受礼,开宴,退息等。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来,各处布置关防,遮挡围幕,指示贾府人员何处进退,何处跪拜,何处进膳,何处启事,以及各种各样的礼仪和注意事项。又着工部官员及五城兵备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这些细节处的良苦用心和过于谨慎,正与物质的奢华一样,体现了非同一般的重视和至高无上的尊贵。

到了十五那日五更天时,“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悄无人咳嗽。”街头巷口也都用围帐挡严。贾母等有爵者,按品服大妆,恭肃地等于大门外。一直到等得不耐烦,才有太监骑高头大马而来,告诉说还早着呢。原来这贾妃离宫前,仍有一番仪式。

她不能一大早就被太监们抬回娘家。而是一直要等到下午三点用过晚膳,四点拜了佛,五点进大明宫领宴看灯后方能请省亲圣旨,晚上七点才会起身。

贾府上下恍然意识到,他家元春姑娘嫁给皇上,与别的出嫁女儿到底身份不同,这正大仙容,真不是想见就能见着的。

一直苦等到傍晚各处点了灯,才有宫人骑马过来,接着十来个太监喘息着跑来拍手儿。合族接驾的人再次迎到大门外。却又是半日静悄悄。方见一对红衣太监按辔缓至,下马垂手而立。半日,又一对,一直如此这般,到来了十来对太监。方闻得乐声细细,随后是“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对一对走过去。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人慌忙在路边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第十七、十八回)

冗长的前奏,千呼万唤始出来。出来后,又大有排扬和讲究,将在场人的心都震慑下去了。这哪还是当年在这里眼瞧着长大的元姑娘,分明是一只尊贵无比的金凤凰。元妃的轿子抬进去,先是更衣,再到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的庭院各处玩赏,末了在正殿升座受礼毕,献茶降座,至侧殿复更衣毕,方出大观园,至贾母正室,娘儿们相见。至“丑正三刻”,即凌晨两点多钟,便被催驾回宫。这就是说,元妃回来过这一次元宵节,在家里停留了仅六七个小时,却是用足了排场。而这一切,自始自终,又都是摆谱。让时间短暂的省亲活动成了皇家仪式的盛大表演。

内容很简单,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叙叙家常而已。形式极复杂。复杂的仪式看似为了省亲的需要,实则为了来强调皇家无与伦比的尊贵、霸气与不可动摇、不可侵犯的威权。二程认为:“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整个省亲过程中的仪式之美,已大大超过内容需要,成了炫权与炫富的花架子。元春像一尊泥塑的神,一只被关在巨大金笼里的鸟儿,似乎备极恩宠,高高在上,却又显得那么孤寂、呆板与可怜。贵为皇妃,她不过是仪式中一个由人摆布的道具,配合了一场盛大华丽的演出。难怪她才会面对亲人时一再落泪,埋怨将自己送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便是富贵至极,然终无意趣。她看似什么都有,却唯独没有自由。也因此,所有的拥有,都与幸福隔了一层。整个省亲过程中,只有元妃贾府女眷话叙家常那一段,显得柔软有人情味。而作为父亲的贾*,则始终还是紧张严肃地端着臣下的架子,一点不能放松。这样的省亲过程,就仿佛一盒奢侈的天价月饼,过度华丽的包装里,有寥寥的一些儿香甜。但仍然不能不说,这里仪式的庄严讲究,给人一种华丽丰美的感觉。让人艳羡,也有神秘感,很好地强调了娘娘的身份与存在感。

相比之下,还是贾府里平常过日子的人们自在、快活些。

中秋节月亮出来时,将那瓜饼果品陈献,然后上过香,点亮羊角大灯,地上铺着拜毯锦褥。在“凸碧山庄”的敞厅里,一家子男女老少会围桌而坐,吃酒说笑,击鼓传花。

芒种节,则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因为芒种之后,众花皆缷,花神退位,须要饯行。为着这个美丽的理由,也需早早起来,女孩子们用花朵柳枝编了轿马,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在每棵树,每枝花上系了。弄得整个大观园里绣带顠飘,花枝招展,一群美丽的少男少女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在里面游戏玩乐。

更不用说平日,哪位太太,公子,姑娘过生日,又是摆宴,唱戏,一家子们送礼祝贺的热闹。庸常的生活因为美丽的种种仪式,增加了情趣与审美内涵,变得精致有礼,显出礼仪之邦的魅力。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达到仁,却要通过“礼”。在传统社会的日常,人与人之间,是很讲礼数的。礼节体现仪式之美。比如对父母的早晚请安,做人的上孝下贤。有礼则有序,有序则各安其事,社会稳定,民心安和。

仪式之美,是生活美丽的一部分。有仪式感的生活,显出珍重、高贵和修养。有人看来,“仪式就像一场令人心旷神怡的游戏”。有人认为,“在仪式里面,世界是活生生的,同时世界又是想象的……然而,它展演的却是同一个世界。”

随着仪式的没落,我们已经遗失了太多旧有的情趣。还记得小时候,好多日子因为被母亲重视而成为我们快乐的理由。比如元宵之夜的茶面糊糊,二月二的炒豆,端午节的香草袋子,生日的水煮蛋,中秋的拜月,进入腊月后的恭肃与铺张。无不唤起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在受西方文明冲击之后,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等仪式,在“中西合璧”的口号下,已变得面目全非。但也说明遗失了的仪式的意义正在被更多人重视。纵然娱乐方式多样,生活的无聊与乏味,仍然让人对美的仪式充满向往。

作者简介

李群娟,笔名浅蓝。河南省作协会员,洛阳文学院第二届签约作家。有作品集《细雨湿流光》。

朗读者简介

张红梅:爱好唱歌跳舞的我,一直追寻向往崇拜好声音,所以努力练习普通话朗诵,行进在自己的追梦路上。

投稿注意事项

1、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梦呓系列之仪式之美文李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