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这个伴随着疫情、
牵动着每一个人心的春节即将落幕了。
元宵节将至,
作为这个特殊新年的第一个月圆夜,
这个元宵节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美好的意义。
从“火树银花不夜天”到“万人空巷”,
年的元宵节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因为疫情的出现,
孩子们都在家里,
但是这个节日我们依然要过得红红火火。?
为了让幼儿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寒假,在这段“宅家”的时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亲子游戏,和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且有意义的元宵节
01和孩子漫谈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2元宵节习俗之看看花灯花灯,又名灯笼。
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中华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花灯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花灯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
花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03元宵节习俗之吃元宵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
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
04元宵节习俗之猜灯谜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灯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
一把刀,顺水漂;布眼睛,没眉毛。
(打一动物)
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
(打一生活用品)
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
(打一生活用品)
05挂灯笼比赛游戏准备:
红色小灯笼若干,粘钩若干。小灯笼放在离门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把灯笼分成数量相同的两份,放在离门框有一定距离的桌子上。
游戏玩法:
在客厅的门框上端,左右两边各贴一个粘钩,爸爸和孩子往左边的粘钩上挂灯笼(灯笼必须由孩子挂,爸爸只能做协助工作),妈妈往右边的粘钩上挂灯笼,先挂完灯笼的那一方为胜。
在比赛挂灯笼的过程中,一次只能取一只灯笼来挂,放灯笼的桌子离门框越远,孩子的活动强度就越大,您可以视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
温馨提示:
该游戏适合4—6岁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在挂灯笼时要注意安全,准备的小灯笼尽量选取里面是空心的,里面有灯泡照明物的灯笼比较危险。放灯笼的桌子离门框越远,孩子的活动强度就越大,您可以视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
06亲子手工制作花灯工具/原料:彩纸、刻刀、剪刀、胶水
制作步骤:
1、准备一张卡纸卷成圆筒状;
2、用刻刀在新的一张卡纸上均匀刻上平行线;
3、将刻好的卡纸粘紧做成灯笼的雏形;
4、将纸筒套在灯笼里面粘贴好;
5、剪一条细长条贴在灯笼头部作为提手;
6、整理好即可(如图所示)。
防疫期间,务必听从专家建议
不出门、不串门、不集聚,
静下心,充充电;
好好陪伴家人
静待春暖花开时
预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大麦幼教??
每个字节,都是一种态度;
每种思想,都承载着希望;
一路伴随,共同成长!???????????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