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元宵节遇上了雨水,会不会泡汤
TUhjnbcbe - 2021/1/6 22:39:00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称天官节,中元节称地关节或孟兰节,合称三元。而元宵节以观灯习俗为主,早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

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殿祭祀太一的活动,被人视为正月十五的来历。

正月十二

十二搭灯棚

正月十二,搭灯棚,做醮,十二晚标炮。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十四

正月十三、十四,舞狮、飘色、游神、逛庙会。

也有传说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

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

中国古俗中,

上元节(天官节)﹑

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

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闹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祭门、祭户、逐鼠、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等都是元宵节的一些习俗。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

火把节

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美其名曰“元宝”。古诗云“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雨水

这个季节降水开始,雨量会逐步增多。随着雨水增多,气候也随之变化,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雨水》

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雨水三候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一候獭祭鱼: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二候鸿雁来:

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

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个季节,天气变幻莫测,忽冷忽热,而倒春寒,就是说这个节气,春寒料峭,湿气夹“寒”而来,所以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一旦受凉很容易生病。

在饮食上少食生冷之物,平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

雨水时节,如果人的脾胃虚弱,就应多食汤粥以滋养脾胃,汤粥容易消化,不会加重脾胃负担,山药粥、红枣粥、莲子汤都是很好的选择。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宵节遇上了雨水,会不会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