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了!
//
俗称“*节”说起来还有点恐怖!
可事实上!中元节
真真真和*没有什么关系
中元节,又名“*节”、“盂兰盆节”
但其实这三个名称从根源上来说
是属于三个不同的节日的
今天就来为大家普及一下真实的“中元节”
01中元节≠*节民间俗信“*节”,七月十五这一天可谓是“百*夜行”,因此在民间俗信中,*节这一天祭祀的不只有祖先亲人,还包括孤*野*掺杂其中;道教将七月十五这天称“中元节”,又称“地官节”或“斋孤”,道教在这一天诵经作法,普度孤*野*。
至于“盂兰盆节”,就是佛教的说法了,不仅名称不同、来源不同,连功能都和民间的“*节”、道教的“中元节”相去甚远。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传入中国,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梁武帝所提倡,将其定为了一个民俗节日,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可是后来随着时间流逝、世事变迁,到了宋代,才发展成了超度亡*的节日。至此,民间俗信的“*节”、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在功能上出现了高度相似,时间又如此相近相合,索性也别论长短先后,同在一个中国屋檐下,退一步海阔天空,就融合一下一起过吧!02清明≠中元节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祭祀的“*”有所不同。清明祭祖,祭祀的是保佑家宅平安的先人亡*。
03同是兄弟不同命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道教的说法是,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节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节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节解厄。如果你实在觉得上元节听起来很陌生,那我们说个耳熟能详的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别称就是上元节、天官节,虽然古今称呼各有不同,但正月十五这一日被历朝历代统治者都视为非常重要的祈福之日。年6月,元宵节更是选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观祭祀祈祷消灾解厄的下元节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同时“兄弟”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同?这背后除了有道教衰落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没有“大佬”扶持。上元节的靠山除了道教文化,还有历代统治者背后儒家文化的支持;中元节更是佛、道、民俗多种文化联合加持。神秘的中元节除了祭祀先祖还有那些每晚在你身旁的人...当然就是.........在聊离奇事件之前总是要烘托一下气氛04中元节那些“离奇的事情”中元节那些“离奇事件”好像有很多!你身边有什么离奇的事情发生么?啊啊啊,本人已屎有事烧纸!那些莫名消失的东西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东西从桌子上掉地上,马上低头找,却怎么都找不到,清楚记得就放在某处的东西,转头就消失了,还有一开始怎么都找不到,过一会就出现在眼前,有一种说法,这是调皮的小神仙看见你的东西好玩就借走了,如果他玩腻了,就会还回来,如果不还回来,就是帮你挡了一灾的回报。
熄灭的灯
睡前太懒不想关灯,随口道:“有*吗,帮我关个灯好吗,我请你吃冰淇淋。“
啪地一声,灯灭了。我吓了一跳。
黑暗中传来一个小小的声音。
“那个……冰淇淋要草莓味的可以吗?“
我好想变成人
小男孩:你怕*吗?
小女孩:怕。
小男孩:我也怕。
小女孩盯着小男孩,缓缓说道:我好想变成人。
小男孩叹了口气,取下了头,一手挽着小女孩的腰。
“那好吧,我们一起吧。”
“你们两个,扮小动物时不能说话。”幼儿园阿姨说道。
不一样的马面
医院的重护病房前,传来医生宣布死亡的声音。
“马面,这次好像是个六岁的小*。”牛头在窗前望里凑了一眼。
“不是吧?”马面抱怨,“又是孩子,再这样被发现很丢面子的!”
“趁着没被看见,速度一点!”
马面撅着嘴不情愿的趴在地上,衣服逐渐消失,手化成了蹄子。。。直至完全变成了一匹马。牛头一转身变成普通人样。
他牵着马面走进病房,看着小朋友温柔的说:
“小朋友,想不想骑马玩啊?”
孟婆汤
小孩子在孟婆那里又哭又闹,谁都劝不了,黑白无常都扮成熊猫了都没有用,孟婆也团团转,又急又气,“你不要葱早说嘛!”
妈妈,床下有人...
晚上,妈妈哄儿子睡觉。儿子忽然说:妈妈。床底下有个孩子哦。妈妈下床一看,儿子在床底下说:妈妈,床上有个孩子哦。...然后妈妈把双胞胎兄弟打了一顿。深山里的白狐
他随着村里郎中学医,12岁时上山采药救了一只受伤的白狐。
4年后,郎中去世,白狐成精前来报恩。看着毛绒绒的小狐狸,他简直毫无抵抗力。抱着蹭了又蹭,十方欢喜。
是夜,白狐幻化作一美人:恩公,奴家...他一脸冷漠:变回去!!!
那个床下的人有没有吓到你们~你们有没有什么离奇经历!发给我!发给我!一年一度的试胆大会开始了!-end-仅限商务合作联系本地推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