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古代演义中的闹元宵,为何总会发生那么多的
TUhjnbcbe - 2025/7/30 18:34:00

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在民间又被很多百姓俗称为“灯节”,在古时候,人们娱乐生活相对匮乏,元宵节就成为了很多人一年之中最为期盼的节日,尤其是一些平时养在深闺的年轻女性,她们一年之中只有这一天可以名正言顺的夜游观灯,这也是很多青年男女约会的绝好机会,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是描写上元节时的男女约会。

特别是从唐朝开始,元宵节被规定成为了法定假日,从正月十四这一天起到正月十六,连续三天的晚上都没有宵禁,到了宋朝时期,更是将这一假日延长到了五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的传统评书、演义中,往往会让元宵节这一天,发生很多的故事,下面咱们一起回忆一下那些演义中发生在元宵节的故事。

薛刚反唐

薛刚是薛丁山和樊梨花的三儿子,在评书中他的设定是青龙星转世,目的就是为了搅乱大唐,薛刚的生性鲁莽、好动,他年轻时候的所作所为完全不像是一个正面人物,甚至可以说比很多反面人物都不如。

这一年的元宵节,唐高宗李治为了庆贺太平,大放花灯,薛刚一人喝醉酒后到街上去看灯,街上观灯的百姓太多,薛刚嫌前面的人走得太慢挡路,便对路上的百姓拳打脚踢,打伤数十名普通百姓,引的长安街上大乱。

正在御楼上观灯的高宗李治听到此事,让七皇子李昭去维持秩序,并捉拿闹事的薛刚,可醉酒后的薛刚根本不把皇子放在眼里,竟然一脚踢死了七皇子李昭,唐高宗在御楼上听到皇子死于薛刚之手,气得一个前倾掉下了御楼,结果救治不痊,崩于内庭。这就是薛刚在上元节闹花灯“踢死皇子,惊崩圣驾”的故事。

水浒传

水浒传中的闹花灯与薛刚反唐差不多,也不是什么正义之举,就是书中的混蛋正面人物闹事欺负百姓,并且李逵的所作所为比薛刚还令人发指,宋江领着十多个兄弟在元宵节去走李师师的门路,当宋江、柴进、戴宗与李师师谈事的时候,李逵由于宋江喝酒没有带他,便心生不满,先是拿杨太尉出气,对杨太尉一顿暴打,然后在外面直接一把火把李师师家给点了,这场大火不止烧了李师师的家还把周围的民房也连成了火海。

然后梁山这伙人在东京城内一顿打杀,保护着宋江跑到了城外,而李逵还不算完,居然拿着斧子去劈城门,要打东京城池,气的燕青直接把李逵摔倒在地,李逵一向就是欺软怕硬,见燕青生气了,便乖乖地跟着走了,这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隋唐演义

与薛刚、李逵这样披着正面人物外衣,却做着人神共愤的恶事不同,隋唐演义中的秦琼闹花灯,就完全是为了惩恶扬善,除暴安良了。在隋唐演义中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叫“七煞反长安”,说的是秦琼奉命去给杨素进献寿礼,途中遇到了齐国远、李如辉、王伯当和谢映登,四人要与秦琼同路去京城赏灯,到了长安城又偶遇了代表李渊来拜寿的柴绍和在街头卖艺的雄阔海。

一行七人在元宵节晚上街头观灯的时候,听说了宇文化及的二儿子在街头强抢民女,七人夜入丞相府,杀掉了宇文公子,救回了被抢的民女,之后又大战宇文成都,最后在长平王邱瑞的帮助下顺利的逃出了长安城。

像“七煞反长安”这样解救被恶少强抢的民女的情节,在很多传统小说中都有出现,并且也都是发生在元宵节的晚上,比如《雍正剑侠图》中的童海川也曾在元宵节观灯的时候救了武云飞的妹妹,并惩戒了仗势欺人的恶少。

其实总的来说,在古代的传统评书、演义故事中,薛刚、李逵之流毕竟还是少数,而秦琼这样惩恶扬善的故事还是占据着主流,而这些故事大多是发生在唐、宋两朝,这也可以看出,在这两朝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百姓,对于元宵节都是比较喜爱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演义中的闹元宵,为何总会发生那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