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花好月圆,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祭祀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的国家,文明的积累和演变一直从未间歇。
先明与原始社会就看见了月亮的变化,从中间找出了规律,制定了历法,用于计量时间和年月的变化。大量历史典籍记载着农历始于原始的黄帝时代。
但是完善确实在汉朝。汉武帝将立法的修订,独立成一门国策和科学技术,颁布了汉历。汉历最大的特点就是,明确了年的开始。
那么一年之中,最初的月圆,也就奠定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因为这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不言而喻的是在农业大国它意味着五谷丰登,最饱满的春天,最吉祥的祝福。
作为农业的大国,月亮一直和农业息息相关,在汉朝,正月15是一个重大的祭祀天神和月神的日子。而传说中汉文帝为了庆祝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也意味着,汉家的天下得上苍诸神庇护,所以特意将这一天定为元宵节。特意将这个“宵”字点出来,是指这个夜与众不同。
历朝历代对于元宵节的重视,可谓是歌舞足万,通宵达旦。这不仅是对春天和月亮的欢呼,也是振奋人们在新的一年,用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劳作。
从官方到民间,元宵节意味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在于,每年春节的末期,元宵节又以一种小高潮的方式,开启着一天之计在于晨。
因为在这一天夜里,许多农村仍旧保持着舞龙灯,持火把,驱赶田野野兽,祛除疾病,保障收成的古老传统。而在元宵节的第二天,真正的全年的农耕生活真正开始。所谓预则立。
那么我们回到月亮。元宵节的月亮是一年开始第一个月圆。春气勃发,万物周而复始,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北风与东南风的纠缠厮杀,已经趋于平缓。东南风带来的晴和的日子,笼罩了中国大半地区。
是时,杨柳初芽,鲜花待放,田野小禾出苗,世界如此之新,自有一年开始的喜悦。而当夜的明月皎皎从东方升起,大而白,亮而圆,举国抬头,明月高照。
这样春好的夜晚,农民仍旧有火把祭祀的习惯。但自汉朝开始起,优雅的中国人,已经善于掌握火,将火收在一个个的灯笼里,仿佛天上的一盏盏星星。天上一轮月,人间万盏灯。在人口聚集的城市里,用灯来祭祀月亮,既环保,又明丽。自汉朝以来,元宵节点花灯,就成了一种习俗。
在唐朝,为了便于人们看花灯,在元宵节的前后三夜取消了宵禁,看花灯的人万头攒动。
在明朝,更讲究天人合一,妇女们身着白色的衣裳,提着花灯去走夜,通宵达旦,那是仙女在人间。
但总的而言,元宵节是起源于关于月亮的祭祀。所以这一天,最好的方式,就是抬头去看一看,那轮又美丽,又大的春天的月亮吧。
初衣胜雪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首发于百家号文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