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正月十五元宵节,古人出的这些灯谜,您能猜
TUhjnbcbe - 2025/7/25 18:05:00

#一起看年画#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北京民间又叫“灯节”。旧日,无论身份地位高低贵贱,北方人家要在这天吃元宵、南方人家要在这天吃汤圆。大街小巷,室内户外,人们张挂各式灯笼,上面写着各样谜语,大家吃罢饭,聚在一起,赏花灯、猜灯谜,既热闹,又有趣。

马上就到正月十五了,咱们自然不能见外,也来凑个乐子,给诸位看一幅正月十五猜灯谜题材的年画,祝大家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这幅年画制作于清代,出自杨柳青,长.5CM,纵62CM,构图繁密,纹饰工整,反映了一户富贵人家元宵猜谜的场景,现藏中国美术馆。

此画没有画题,画中人物共计9位,1男8女,举止娴雅,神态各异。与杨柳青年画通常带给大家的鲜艳热烈感觉不同,此画用色虽多,但整体呈现出素雅的气质,与画面反映的内容颇为吻合。

说到画面,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前面是一年轻公子,衣着打扮让人想到了贾宝玉,胸前则佩戴长命锁;旁边有侍女,行动轻捷小心;后面的老夫人凤冠霞帔,富态安闲;左右掀起门帘的妇女,正在向屋内小心张望。最妙的是,画面中居然真的有各种各样的谜语!

看到这儿,我猜您心里多半想到《红楼梦》里正月猜灯谜的几处场景了。

恭喜您!

不太对。

这幅年画的创作来源确实取材自《红楼梦》第五十回“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一节,人物和场景的塑造也很像《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可是,如果您真的翻看《红楼梦》,肯定找不到这幅年画里的任何一个谜语,更何况书里的贾宝玉佩戴的是一块宝玉,哪里戴过长命锁?

这正是当年杨柳青年画艺人的高明之处。

年画的受众主要是普通人家的老百姓,他们可能知道《红楼梦》,但一般记不住书里那些曲高和寡的谜语。就算是钟鸣鼎食、诗书礼乐之家,也都愿意在这一天里享受轻松快乐的时光。而一般的城乡士绅乃至大小商贾,喜欢附庸风雅,希望家里张贴的年画能显出些文化气质,不可太俗,但又不能阳春白雪看不懂。

于是,杨柳青的年画艺人就构思了这样一幅巧妙的画面:看着像红楼梦故事,因为大家都熟悉,但是画中众多细节则提炼于现实生活;画面繁而不乱,色彩收敛但不乏变化,既喜庆又不媚俗,满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需求;长命锁,寓意富贵长寿保平安,一般大户小家的婴童少年都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吉祥物件;而那些真真正正的谜语,则出自时人在过节时的常用谜语,喜兴,休闲,应景儿。

说到这幅年画里的谜语,实际上都是古人经常玩到的谜语,我们今天的人们能否猜出来呢?

这些谜语,有的写在灯笼上,有的写在纸上,有的写在隔扇上,一共15个。咱们就按照画面里人物的视角,逐一解谜。

先说左手(也就是观者所见的右侧)。

左手隔扇3个:

五儿之子有施为打一古人名;

孩儿今夜必然生打一古人名;

位在万人之上(此字被掀起的门帘挡住,仅见一横)。

这3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第一句的谜底是:孙权。

和各位说一下,这个谜语的谜面有别字,“五儿”应该是“吾儿”,否则就莫名其妙了。吾儿之子,就是孙;有施为,就是有实力有作为,引申出“权”的意思。

第二句的谜底是:子夏。

按古代计时法,子时在深夜,过去评书里提到深夜时常常说“夜内子时”、“今夜子时”,所以谜面提到今夜,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子时”,那么子这个字就出来了;生,可以联想到“下”,下和夏同音;这样,谜底“子夏”就出来了。

第三句的谜底是君。

因为这句的末一字“上”只露出一横,所以这个谜面是我们自己推断出来的。按此谜面,古人认为万人之上就是君,应该打一称谓,谜底是:君。

为啥我们认为只露出一横的字是“上”呢?请您继续往下看。

左手侍女所提灯笼1个:

从今一去不回打一果名。

谜底是:桃。一去不回,不就是跑嘛,可以联想到逃,逃和桃同音,这个谜语要求打一果名,桃是水果,又和逃同音,所以是这个谜语的谜底。

左手小桌上灯笼1个:

蟾宫一口小明塘,

一枝铁箭射南方,

二十四条花街巷,

巷巷能会做文章,

打一使物。

这四句,谜底是:罗经,也就是罗盘。

使物,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实用物品。罗经、罗盘,是古人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

罗盘的中心部位叫作天池,外廓呈圆形,中有指南针。

以蟾宫比喻罗盘的天池,颇有雅趣,所谓蟾宫,就是月亮,每到农历十五这天的夜里,人们抬头看到的月亮差不多是圆形的。

罗盘上的指南针,古人制作的样子形似铁箭,因为磁场效应,箭头总是指向南方,所以谜面说“一枝铁箭射南方”。

所谓二十四巷、巷巷能做文章,这个说的是罗盘上的二十四山向,也就是罗盘上对方向的细分定位。大体来说,由易经八卦代表八个方位,每个方位再包含三个方位,三八二十四,共计24个方位,这就是二十四山向。古人依据罗盘上显示的具体方位,进一步去解释和说明。

左手屋顶所悬红灯笼1个:

问得清白???

此谜语后三字已磨损,无法辨认,要求猜什么也已无法识认。

左手平铺于书案的白纸上1个:

师生终日商量事打四书一名。

谜底是:论语。

商量,就是讨论。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论语》所记,多是孔子与弟子的讨论之语,孔子是老师,所以谜面有师生的说法。

注意,“四书一名”不是指四书还有什么别名,或者四书中某一部书的名字,而是说四书按顺序排列,排在第一位的那部著作的书名,下同。

以上是画面左手出现的谜语,共计7个。

再看中间部分。

中部前立女子所持黄纸上1个:

三十岁后始读书,生来半百方始学打四书二名。

谜底是:大学。

谜面中说“三十岁后”、“生来半百”,都是指年龄已经很大了,引申出大的意思。《大学》在四书中的顺序排在《论语》之后,居第二位,所以说要打“四书二名”。“四书二名”是说四书按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那部著作的书名。

中间上部屋顶所悬大红灯笼1个:

这个灯笼虽然不小,但是上面的字迹残损脱落较多,现已无法成句,难知其意,要求猜什么也无法识认。

中间后面老夫人身后桌上灯笼1个:

人打二菜名。

这个我们拿捏不准,确实没猜出来,留给您,请您指点。:)

以上是画面中部出现的谜语,共计3个。

最后看右手。

这幅年画,右手的几处谜语字迹磨损最为严重,多不能辨识,比较可惜。

右手隔扇3个:

右手隔扇,每扇一个谜语,共三个,可惜字迹脱落残损较多。其中两扇上的谜面现已无法成句,难知其意,似乎都要求“打一古人名”。因为谜面不清楚,不敢随便断字,所以,谜底我们就猜不出来啦。

被掀起门帘挡住的那扇隔扇,目前看到的字,有一个“立”字,该字下面的字,只看到一横撇,再往下就看不到字了,可能原本就没有刻印上。但是我们判断,这个谜语的谜面应为“立乎一人之下”,正好与左手“位在万人之上”相呼应。如果这个判断不错,那么这个谜语也应要求打一称谓,谜底是:臣。对这个谜语的判断,我们是和左手被掀起门帘挡住的谜语“位在万人之上”统筹考虑的,这两句话对仗工整,也是时人常用的套话习语,判断出一句,另一句也就出来了。

右手小桌上灯笼1个:

三人同日去观花,

百友元来是一家,

禾火二人相对坐,

夕阳桥下一双瓜,

打四字。

这四句,每句打一个字,分别如下:

三人同日去观花,谜底是:春;

百友元来是一家,谜底是:夏;

禾火二人相对坐,谜底是:秋;

夕阳桥下一双瓜,谜底是:冬。

这四句谜面,都是对谜底笔画的拆分说明,并略加点缀成句,大家按每个字的字形、写法对照,就明白了。

右手屋顶所悬红灯笼1个:

????去做官谜面损字较多,要求猜什么也无法识认。自然,我们也就没法得出谜底了。

以上是画面右手出现的谜语,共计5个。

左、中、右,合计有谜语15个。不含无法辨认的谜面之外,我们自认为只有画面中部灯笼上的“人打二菜名”这个谜语,我们得不出有把握的结论,算是没猜出来。

最后,轻松轻松,我们把这幅年画里朱漆柱子上的对联献给大家,这副对联不是谜语:

绿水青山宇宙长留春色

右图左史家庭永带书香

希望我们大家都爱读书、多读书。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乐趣。比如猜谜语,告诉各位,前面说的谜语,很多能在古代的谜语书上找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月十五元宵节,古人出的这些灯谜,您能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