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除了吃,传统
TUhjnbcbe - 2025/7/18 20:56:00

大早上朋友小丽就在群里抱怨,说这个元宵节她已经准备好了手工灯笼,结果老师不按常理出牌,发布了做元宵、下元宵和吃元宵的打卡。

她说压根没有准备元宵的材料,也不会做,那现在也只能拍孩子吃的照片了。

从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小丽的手工作业就没有停过。虽然每次通知上都说是孩子来做,但其实都是家长代工,做好之后让孩子拿着手工成品镜头前一拍,然后上传各种软件打卡。

春节的时候小丽就买好了红纸,因为她知道老师会布置写对联,这也属于老传统了。所以元宵节之前也买好了手工灯笼材料,就等着拍照做的步骤和成品了。没想到,今年老师忽然改变策略了。

孩子入园入学后,手工作业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各种节气和节日的时候。小丽家里几乎各种材料都得备着,多的时候仓库都是放满了架子。我们几家的孩子需要什么几乎都会问她借。

朋友小美说,她家孩子学校也布置了元宵的作业,她让孩子吃元宵拍照片,孩子就问她怎么每个节日都是吃?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春节吃的东西更多,现在元宵节又要吃元宵,这些节日发明出来就是找个理由吃东西吗?

小美有些生气,这些节日都是咱们传统节日有传统文化在里面,怎么在孩子眼睛里只看到了吃?那些传统的东西去哪里了?现在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要,社会上、学校里考试都会需要传统文化知识,但是感觉自己孩子知道得太少了。

传统节日到底有多重要呢?现在学校和社会都提倡传统节日,西方的节日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孩子们还有很多都不了解的。

在部编版课文里就出现了很多传统文化的课文,比如一年级语文会出现了《春节童谣》,二年级语文课本上有了《传统节日》。课文里的《传统节日》用童谣方式列了几个传统节日的习俗。比如元宵节,就是看花灯。端午节就是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我们几个觉得也是,诗词、古文在语文教材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文化知识越来越重要。

现在春节的时候孩子学校的打卡一般就是帮忙做家务、年夜饭或者贴对联。元宵节就是吃元宵、看花灯。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关于春节,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怪兽年的传说,但是其他的就懂的很少了。反正年年都如此。

小丽却笑着说,那是我们没有做好孩子的传统文化启蒙。

传统文化知识从节日开始给孩子启蒙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因为,传统节日的时候学校、社会都会有体现。

比如春节的时候城市里都会挂上大红灯笼,超市里也会响起《恭喜发财》,家家户户会开始大扫除、购置各种年货。

那这个时候开始给孩子分享春节的传说、历史和习俗,孩子就会很有仪式感,也会觉得在这个背景下自己明白了这么多传统文化。

小美说,学校里很多节日也会做得很重视,也推荐了一些传统文化的书,但是孩子并不太喜欢看。

小丽说现在传统文化的书很多,要选择真正孩子喜欢看的,并且符合他们心理的。这样孩子们才会愿意拿起书来读,否则只是花钱买了一堆孩子永远不会打开的纸。

我们都问她有什么好的推荐。她说就是这套书,让孩子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而且现在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传说、美食,相关诗词、俗语、歇后语、天文、文化以及四大名著里的节日关系心里头一清二楚。

这些多亏了这套书,作为传统文化的启蒙书,内容特别丰富。

这套书一共分四本,包括春节、元宵节,重阳节、腊八节,七夕、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

而且书里面的知识内容很广泛,有小学必备的节日古诗词,有俗语等也有节气古诗,重点是这些都不是硬加给孩子的,而是在节日故事后面一个个娓娓道来的,孩子不会感觉到看这种书是一种压力,是在学习学科知识,只是因为感兴趣因为好奇。原来,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

比如元宵节一起来猜灯谜。

端午节看看《红楼梦》和《水浒传》相关的故事。四大名著是小学四五年级的课外读物,很多学生都觉得看原著很深奥,看改编版本就改得很乱,没有兴趣。在这套书里,也有和四大名著的涉及,原来在当时我们的节日是那个样子呀,孩子们就会好奇书里面其他的故事。

冬奥会里开幕式的古诗词让大家都惊艳了一次,在这套书里,相关节日也会有相关的诗词,比如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再比如清明节的《清明》。

孩子们感兴趣的传说故事和习俗书里面都有,当然美食也必不可少,毕竟我们的美食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小丽说因为这套书特别全面,内容很丰富,所以她孩子拿去学校后大家都很喜欢,然后很多同学都人手一本,互相讨论。

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也许没有人说得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没有远去,在我们的节日里、在我们的课文里、也在我们的生活里。

每个节日的节日盛宴,需要大家和孩子一起慢慢体会,领略节日的美好把它传递给下一代。

这个节日,你们孩子学校有打卡的作业吗?是做花灯还是下汤圆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除了吃,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