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宵节,家庭必备的节日美食,就是汤圆啦!汤圆,自古至今,一直是我国流行的佳节美食,黑芝麻汤圆更是自古以来,在元宵佳节必吃的美食口味;元宵节吃汤圆,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全国各地有不少驰名的风味汤圆元宵!
那为什么元宵节一定要吃黑芝麻汤圆呢?跟随果姐一起来了解下,关于汤圆的由来和历史文化:
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的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所兴起的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板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软糯,回味无穷。同时,汤圆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吃汤圆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宁波汤圆
宁波汤圆:据考证始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积淀,经过传承发扬光大,成功入选中华名小吃行列。它用当地盛产的一级糯米以精白水磨成粉做成皮。猪板油剔筋、膜,切末斩碎,放盆中加白糖,黑芝麻粉拌匀揉透,搓成猪油芝麻馅心小圆子。水磨粉加水拌和揉搓成光洁粉团,捏成酒盅形,放入馅心,收口搓圆成汤圆。汤圆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锅内清水烧沸,放入汤团煮三分钟后,待汤团浮起时加入少量凉水,并用勺推动以防黏锅。再稍煮片刻,待馅心成熟,汤团表皮呈玉色,有光泽时,即连汤舀入碗中,加入白糖,撒上桂花即成。猪油汤团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汤团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鲜爽可口,令人称绝。
汤圆文化
吃汤圆是汉族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陈志岁《汤圆》诗云: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甬的俗语云:宁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足常乐又一天。胡秉言也有诗曰: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宁波汤圆是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节庆时间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至汤圆又叫浮元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宁波汤圆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又称元宵;汤圆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