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三天年的元宵佳节就要来临了,作为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又称为上元日。
这一天算是对春节的一个总结,也是万家灯火,全城通明的时刻。当我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当中的时候,谁又知道在两千多年前,元宵节来的并不那么快乐,而元宵节又为什么会全城点灯这也是让很多人不明就里。
中国传统的节日当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元宵作为春节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个节日,一直备受大家重视。
很多事情的起源并不是今天的样子,总要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和代价,才能换来今日的欢腾。恰恰元宵节就是这样。
有时候正史往往不屑记录这些稗官野史,可能觉得有点破坏气氛,但是实际上,民间流传往往也是历史最好的佐证,它很好的填补和丰富了人们想象的同时,也让我们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你能说传说就一定是虚构吗?
元宵节其实在汉朝就已经非常受重视,史书的记载,汉武帝时期,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这是皇家祈福,还不是与民同乐。那么在这个时候是要宵禁的。
古代的宵禁一直延续,夜晚大约是一个不太安全的时期,犯罪率容易直线上升。古人没有心理学,但是很奇怪却懂得人也有潮汐感,据国外研究,月亮的阴晴圆缺除了影响自然状况,还会影响到人的情绪。
所以现在想来张宇唱的《都是月亮惹的祸》还是蛮有道理的。
所以古人对感应万物还是很有忌讳的。但是宫中的宫女一年到头不能见家人,自古佳节倍思亲,眼看到春节时日,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自己却在深宫里独守,骨肉分离心中有苦不能说啊。
特别是一些无法在父母面前尽孝的宫女。这个事情被一个宫女打破。
也许是月圆之夜,比较冲动,她居然想逃离皇宫,因为得到消息母亲重病,但是按规矩自己是不能出宫的。虽然忠孝不能两全,但是法理不外乎人情,既然你皇帝不开恩我就铤而走险。
结果可想而知,宫中戒备森严,那是你弱小的宫女随便进出的,被抓的宫女被打入天牢节后就要问斩。
这事被东方朔知道了。这位皇帝的宠臣,谐趣的智者,倒是有一颗善良的心。
于是,为了救这个宫女,他想了一个法子。
这个东方朔进宫之前就是替人占卜算卦,名气不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掐会算,至少他的心理学应该非常到位。
于是他又重新开张算卦。自从进宫以后他就不再算卦,这一来大家可高兴坏了都要找他算,这次东方朔来者不拒,但是给他们的都是一样的签语:“正月十五火焚身”。
人们求问解救的办法,东方朔拿出了一张偈语红贴,只见上面写道:“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若要避灾,唯求天子。”人们便赶紧把此事报告给汉武帝。
汉武帝急忙召集他进宫问破解之法。东方朔不慌不忙的说:“正月十三,火神君将变幻成一个穿大红袄的姑娘,骑着赤红色的毛驴到长安城来察看地形,若是全城老百姓到城北大道口拦路阻道去哭求,全城或可获救。”
汉武帝听了东方朔的话都深信不疑,便传令下去,于正月十三日在街上等待,东方朔刻意请了一位民女,扮作红衣姑娘,骑着赤色毛驴徐徐进城而来。
老百姓看到果然有红衣姑娘,便拦路苦苦请求,那红衣姑娘对众乡亲说:“我乃领了天帝之旨来焚烧长安的,今既承长者求情,此一偈帖就请你们转呈天子吧。”说罢离去。
老百姓拿了红帖,献给汉武帝。只见帖上偈语写道:“十五天火,焚掠帝阙。”武帝看罢,吓得六神无主,忙向东方朔求教。
东方朔故意想了很久才说:“请圣上传谕京城国民,到十五晚,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满城点放烟火爆仗,并让城外百姓进城观灯,皇帝、臣僚、贵妃、宫女,都去灯市玩赏,混杂在庶民中消灾解难。并且关押的宫女也去戴罪立功”。
武帝听罢,传旨就按此举措去执行。
因为照东方朔的意思,全城点灯,灯火通明,老天爷以为京城已经烧起来,炊烟缭绕也可以迷惑,这样自然可以骗过老天。其实他骗的是皇帝。
这一下好了,关押的宫女不仅没有被杀头,还因此可以出去看母亲,原来母亲因对女儿思念成疾,见到女儿病也好了一大半。而果然京城相安无事,汉武帝觉得不错,就决定每年这个时候全城不再宵禁,宫中也放假一天,可以骨肉团聚。
这真是坏事成了好事,这善意的谎言也给中国老百姓增加了一个举国欢庆,一家团圆的传统节日。从此以后元宵节就从不愉快变到了愉快了。
春节追忆古镇——消失的夜郎古国居然在这座古镇被保留下一些秘密
听说你们今天要过情人节?别傻了中国每年第一个情人节是元宵
自古桃花惹人爱,迁客骚人最精彩——看古人对桃花的眷恋
《东京爱情故事》二十多年后我还记得你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