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要到了,汤圆早就吃腻了吧。不如我们换一个口味,吃“大汤圆”!大汤圆到底是什么?容小编先卖个关子,从这道菜的源头说起。
汤圆年前,隋炀帝下扬州。在当地行宫内,隋炀帝突然对扬州的4个景点心心念起来,并要求御厨依照这4个景点,做4道菜出来。
要求很无理,这很隋炀帝。御厨在短短的时间内,几乎绞尽了毕生心力,终于做出对应景点的4道菜肴。隋炀帝品尝后龙颜大悦,并赐宴群臣。至此,这4道菜名声大噪,流传开来。4道菜中,有一道菜叫做葵花斩肉。
隋炀帝隋唐“一脉”相承,到了盛唐时代,这4道菜又端到了一位国公爷的餐桌上。国公爷姓韦,唐朝第一吃货,别号“公厨”。宾客们见到了前朝的山珍海味,不禁暗暗咽口水。其中,葵花斩肉中的肥肉已经煮化,环绕在隆起的肉团四周,就像是雄狮的鬃毛。
一位宾客反应神速,立马赞道:“此菜壮美,犹如雄狮之头,国公爷征伐半生,当配狮子帅印。”国公爷哈哈大笑,却并没有正面回答帅印之事,而是说:“不如将这‘葵花斩肉’,改名为‘狮子头’吧。”至此,葵花斩肉更名为(扬州)狮子头,并流传至今。
扬州狮子头“大汤圆”就是淮扬菜中,大名鼎鼎的扬州狮子头。
年,大厨师桂焕云由北京饭店调往中南海,为中央领导当厨。年,桂焕云调往中南海西花厅,专门为周总理、邓颖超当厨。周总理与大厨师都是江苏人,大厨师做的菜非常符合总理的口味,经常受到总理的夸奖。
周总理周总理最喜欢的几道菜中,就有扬州狮子头。据大厨师桂焕云回忆,周总理喜欢吃红烧味的,不喜欢吃清炖狮子头,并且自己就会做这道大菜。文革之前,每逢除夕,周总理的年夜饭中,都有红烧狮子头的身影。当然,也有例外。在三年困难时期,周总理就以素食为主,暂时放弃了心爱的红烧狮子头。
红烧狮子头在元宵节吃汤圆,有团圆的寓意。那么吃扬州狮子头,又有什么寓意呢?扬州狮子头不仅是大个头的“汤圆”,更叫做四喜丸子,是各大节日、宴会的压轴菜品,有着福、禄、寿、喜四大喜事的寓意。
最后,提前祝大家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