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王国维就这词句也能算警句值得你们费老大劲
TUhjnbcbe - 2025/5/29 20:56:00

元代陆辅之在《词旨》中对南宋词人史达祖《喜迁莺·月波疑滴》中“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颇为推崇,并将其列为警句,而王国维却表示“此等语亦算警句耶?乃值如许费力!”。在王国维的词学思想里一直强调景真情切,警句应当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真情实感,不应有过分雕琢的痕迹,否则就失去了自然之趣,就算不得警句了。那么这首《喜迁莺·月波疑滴》到底是怎么一首词呢?

喜迁莺·月波疑滴-史达祖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寒夜,窗际帘隙。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人。多次科考未曾及第,后任韩侂胄幕僚并成为其亲信,为人性格多有骄横,韩败,史达祖被牵连受黥刑,最后饱受折磨、死于贫困之中。史达祖擅咏物词,多发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其间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现有《梅溪词》传世,存词首。这首《喜迁莺》是一首元宵节赏灯仿旧感怀之作,在众多咏元宵节的诗词中也是颇具艺术特色。

词的上阕开篇侧重写了元宵灯会上花灯锦簇、流光溢彩、人流如织的热闹场景。月光如水,流照寰宇,仿佛就要滴落下来一般,银光乍泄的天空近在眼前,那玉壶般的明月仿佛触手可及,此刻人和月仿佛没有一丝尘埃隔阂,让人不由升起一种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超然之感。“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这里的翠是黑的意思,整几句是说:各色各样的花灯涌入眼帘令人眼花缭乱,月光如绢,一顷而下,和花灯外的丝绢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一片流光溢彩。

元宵灯会热闹非凡,美景如织,处处一派温馨欢乐的节日气氛,词人此时本应兴致盎然,然而词人却情绪直转而下,开始自怜自伤起来。“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诗酒”是一种文人赋诗饮酒的生活状态,此处引申为一种赋闲,失意不得志的含义。词人耽于诗酒生活而消瘦,因处境落寞而难以接受这太多迷人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一句最无赖,词人陷入回忆:也曾年少轻狂,也曾佳节之日秉烛持香陪着那些风流狂客,如今却是恍如隔世,最是伤怀。

词的下片思昔抚今,词人的内心突转苦闷,于是避开喧闹的人群,想要独自一人寻访昔日的踪迹,但却是物是人非,庭院空空,不由得让人陷入无限的伤感失落,惆怅更添一层。字里行间极其细致的刻画了词人曾经年少的浪漫行径以及细腻的内心活动。下片后半部分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寻访结果,再言寻访动机和心境。

昔日一起游览的踪迹还隐约记在我的心中,十年一觉扬州梦,岁月催老了杜郎,也吹老了我,我早已疲倦了人生,不惯喧嚣,怎忍心去听那听东风中溢满相思的幽怨笛曲。垂柳依依的小院中灯火疏落,厅堂前的几株寒梅还挂着残雪,伊人不在,人去楼空,供我品酒人,如今在哪方?虽人倦心老,可旧日的风情难以约束我内心的冲动,今夜我还要去学当年那样轻狂的游历。只因怕万一,万一,误了寒夜里佳人窗边帘缝翘首以盼,等我赴约的拳拳深情。

就个人观点而言,全词情景交融,感情真挚,以至于根本没有去注意所谓“过份雕琢”。那么从王国维的角度去分析的话,这首词的情感表达较为曲折,“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一句中的自怜、难应接、瘦等词句显得用力雕琢,曲曲折折,反而将情感的微妙给遮掩了起来,这样的“警”只是一种表象,丧失了内在的“警”,故而算不得王国维词学中的警句。

本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国维就这词句也能算警句值得你们费老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