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传统文化,收听民俗故事
年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将推出“我们的节日——小主播话民俗”系列活动
陪您度过12个中华传统节日
感受节日背后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
欢迎收听本期小主播李广硕为大家讲述元宵节的故事
李广硕,6岁,参加运河文化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四个月。
性格活泼开朗,爱好篮球、轮滑、平衡车,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是新声线少儿口才培训学校举办的"声”临其境动画配音大赛中的优秀配音员。
大家好,我是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小志愿者李广硕。
红红火火的春节一晃而过,转眼又到了元宵佳节。俗话说“小年大十五”,如果说春节是一年正月里欢乐的前奏,那么元宵节就是正月中喜庆气氛的高潮。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也被称作上元节或元夕,由于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古人把“夜”称为“宵”,作为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正月十五,便被称为“元宵”,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所以从古到今,中国人有许多欢度元宵佳节的习俗。而最重要的就是下面三个:
吃元宵,元宵最早被叫做“浮元子”,做生意的人还会把它叫作“元宝”。宋代时,它就已经成为民间在元宵节流行的一种食品啦。你看,它小小的、圆圆的,白嫩嫩的挤在一起,就像是一家人,平平安安的聚在一起。
闹花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古时候,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灯火璀璨,有走马灯、花卉灯、人偶灯、鸟禽灯......人们怀着欢喜的心情结伴而游,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猜灯谜,猜灯谜也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娱乐活动。相传发明于春秋时期,到宋代最为流行。人们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大家猜。既能娱乐,又可以让人增长知识。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元宵节的到来,也意味着这个“年”接近了尾声,新的一年真正开始了。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安康、万事顺意!
小主播:李广硕指导老师:窦欣
来源: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但请第三方转载上述内容时,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