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牛郎原来是渣男,七夕也不是情人节
TUhjnbcbe - 2025/5/18 19:24:00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

许多人,特别是许多商家,近年来,极力鼓吹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觉得七夕具有美好的意味。

但是,真的如此吗?

“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通常流行的故事版本是这样的:

穷孩子牛郎依靠哥嫂过活,嫂子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头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嬉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相见,并且告诉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们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间了。牛郎于是待在河边偷看七个仙女洗澡。他发现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就按照老牛的指点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们洗好澡准备返回天庭,小仙女发现衣服不见了只得留下来找衣服。牛郎趁机上前交谈,声称织女必须答应做他的妻子,他才会还衣服给她,织女最终只得答应。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不料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老牛赶快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王母娘娘后来心软,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诸位,这个故事美好吗?一点也不。

牛郎就是一个典型的渣男:在老牛的教唆下,偷看姑娘洗澡已不道德;还偷走姑娘衣服,强迫姑娘嫁给他当妻子;在不告知女方家长的情况下私自结婚,并在生下两个孩子后,还不让人家回娘家;当人家家长接回织女,他还在老牛教唆下死缠烂打不放手,最终落得个一年只见一次面的结局。

这就是典型的无耻穷渣男诱骗绑架一个白富美女孩为妻的故事,何来美好?在这样故事阴影下,今天的年轻人将七夕当作情人节,究竟是要学牛郎强拐女孩,还是学织女偷偷与人结婚生子?

再看历来写七夕的诗:

《古诗十九首》:“……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宋代词人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年轻的情侣们,看了这些诗,你们再认真想想:学习牛郎织女,夫妻一年见一次面,孩子一年见一次母亲,这就是你们把七夕当作情人节所要追求的幸福吗?

其实七夕节本身就不是情人节,而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七月初七是七姐的诞辰,而民间相传,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所以古代,在这一天,少女都要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女红手艺。至于求婚姻,则是某些小女生乞巧时偷偷产生的小心思。

那么中国的情人节应该是哪天呢?

中国情人节应该是“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元夕、灯节,也就是正月十五过大年那天。古人称农历正月为元月,称夜为“宵”,所以把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汉武帝时期,元宵节就被确定为重大节日,元宵节晚上就开始放花灯。唐宋时期的元宵节出现了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等活动。现在,元宵节是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等传统民俗活动。

元宵节作为中国情人节的称谓由来已久。元宵节,是古代人们,特别姑娘们最盼望的节日。在那时,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是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的,更别说晚上了。但是元宵节却给她们带来了机会,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常常借着元宵节(宋代也称元夕)赏花灯、猜灯谜的机会,给自己物色对象,甚至和意中人幽会谈情。有诗为证: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因此,相比七夕,“元宵节”更适合作为中国情人节。

1
查看完整版本: 牛郎原来是渣男,七夕也不是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