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时候,在某地有一户姓张的大财主,家中有一个女子,取名如月。从小乖巧美丽,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是当地有名的才女。#民间故事#
张财主将女儿如月视为掌上明珠,对其呵护备至,生怕她嫁出去被婆家欺负,所以一直养在家里,对其百依百顺。
如月虽然衣食无忧,但正值花容月貌之际,每日独守绣楼怎么耐得住寂寞呢?
所谓郎有情妾有意,好比干柴遇烈火,这一年元宵节逛灯会,如月和家人一同游街赏灯猜谜,无意中遇见一个不知名的年轻举子。
年轻人好胜,两人暗地比试,谁知这番比试下来,两人才华旗鼓相当,互生爱慕之心。从此背着家人暗下约会,谈情说爱,没过多久就越过雷池,行了周公之礼,暗结珠胎。
眼看着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再也无法掩人耳目。年轻举子这才明白闯下大祸,吓得逃之夭夭。可怜的如月姑娘只好含着眼泪,向父母吐露真情。
得知女儿做出了有辱家门的丑事,张财主气得火冒三丈,当场晕过去。
“这叫什么事呀!家门不幸呀!”张财主捶胸顿足,碎碎念叨。
如月有了两个月身孕,可不管家人如何苦口相劝,就是不愿说出举子的家世,也不想打掉孩子。
无奈的张财主只好捏着鼻子认下这个“外孙”,快刀斩乱麻,挑了一个家世清白的穷小子作为入赘女婿,算是给如月找个退路,给孩子留条活路。
第二年,如月就生了一个胖乎乎的大胖小子,可如月心中一直有个过不去的门槛,对恋人的不辞而别耿耿于怀,闷闷不乐,没过几年就染上重病,撒手人寰了。
在如月下葬后的当晚,入赘丈夫忽然神神秘秘地对张财主说:“如月回来了,就在楼上的房间里。她微笑地望着我,却无法开口说话。我好害怕,所以赶忙跑下楼来了。”
张财主向来对这个“便宜女婿”没好感,尤其是女儿的去世,更让他对其厌恶。当场将其训责一顿,若是以后再胡言乱语,将其逐出家门。
女婿唯唯诺诺点头,可说什么也不愿再睡到之前的卧室。无奈之下,张财主只好安排他睡在偏僻的厢房,这才了事。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绣楼虽然无人居住,但之后几天,接连发生怪事。每到深夜,绣楼里就会发出微弱亮光,隔着窗户,隐隐约约看到如月在房间里轻声长叹来回踱步,把所有人吓得呆若木鸡,脸色大变。
张家人非常恐惧,七嘴八舌地商讨对策。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如月在绣楼生活了一辈子,如今虽然人已经不在了,但还是舍不得家,舍不得那些用过的事物。所以才会现身绣楼,凭吊感怀。
只要把如月用过的东西都在坟前祭奠烧掉,一同送到下面,她就不会想家闹事了。
张财主觉得有道理。第二天就派人进入绣楼,把如月生前的遗物全部搬出来,包括首饰、衣服、化妆品等全被堆在坟前,一把火烧为灰烬。
然而到了晚上,如月又回来了,和之前一样,仍然在屋里来回踱步,似乎还在寻找什么东西。
家中上下为此心神不宁,惊恐不已。
无可奈何之下,张财主只好来到佛寺,将经过一五ー十地告知主持德云和尚,征询他的意见。
德云老和尚德高望重,佛法高深,听完事件的前后原委,思索片刻,说绣楼里肯定还有什么东西没发现,而如月姑娘对此恰好念念不忘,这オ一再地回来。
张财主惊讶说道:“不会呀,我们已经把所有的东西全搬出来了。”
德云和尚摇摇头说道:“那好吧,既然如此,今晚老衲就到尊府走一趟,守在那个房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走进房间来。”
当晚,德云和尚如约来到阿园家,众人肃然目送他进了绣楼,无人敢上前。
德云和尚房间进屋关上门,独自坐在屋子里诵经。子时之前,周围寂然无声,平静如常。然而子时刚过,房间里慢慢地显出了如月模糊的身影。满脸渴望的神情,越过德云和尚,左右环视。
德云和尚不慌不忙,从容自若站起来,唱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女施主执念太重,若是真有什么需要寻找的东西,不妨告诉老衲,放在何处,让我帮你找找?”
如月幽幽地点了点头,轻轻抬起手指,指了指那张空荡荡的绣床。
这张绣床选用上等木料,经过名匠大师精雕细刻,做工极为精美,虽然如今已经遍布灰尘,但淡淡散发的檀木香,依然能感受到女主人的温存。
德云和尚点点头,走到床边,拉开床头的抽屉,是空的;又顺序拉开其他抽屉,前前后后认真检查了一遍,可结果还是什么都找不着。而如月姑娘仍跟先前一样,焦急地盯着绣床。
她到底想要什么呢?
德云和尚低头沉思。突然,他的脑海中灵光一闪,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莫非这绣床下面暗藏玄机?
于是,德云和尚俯下身子,把头伸到床下看,果然找到一处暗格,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放着一封无署名的信。
“你要找的东西,就是它吗?”德云和尚问道。
如月点点头,焦急迫切的眼神注视着那封信。
“我帮你把信烧了,可好?”德云和尚问道。
如月躬身低头,但又有些迟疑。
德云和尚微微一笑,心中已经了然知晓。“我向你保证,世上除了我之外,不会有第二人知道这封信的存在。”
如月如释重负,欣然一笑消失于空气中。
德云和尚默念“我佛慈悲”,淡定地从屋里走出来时,天已破晓。
张家人没休息,一直都在大厅坐着,着急地等待他。见德云和尚安然无恙,连忙询问如何。
德云和尚淡然说:“不用担心啦,她绝不会再出现了。”
张家人顿时放下心来,可再问详情,德云和尚却是一问三不知,只是笑而不语,双手合十,转身离去。
大家以为德云和尚依靠佛法将如月感化超度,从此将绣楼紧锁,不准任何人靠近。谁也没留意绣床曾被人拆过,更没人注意到角落里被揉碎的灰烬。
那封信到底写着什么呢?没人知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月再也没有出现过。一切的秘密化为尘封的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