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民间故事洞房后,新郎回味无穷,新娘却说昨
TUhjnbcbe - 2025/5/11 17:06:00

早年间,太康县有个书生名叫方世俊,他家世代都是读书人,但自从高祖中过举人后,就再无人取得功名。

到方世俊的父亲当家时,祖产早已败光,落魄窘境与普通农家无异,方世俊出生时,其父已年近四旬,遂将全部希望放在儿子身上。

方世俊自幼聪慧,十五岁便中了秀才,其父兴奋过头儿,于当年过世,其母患病多年,不久后也撒手人寰。

方家几代人丁不旺,早已没了本家,亏得老家人胡才不离不弃,做豆腐维持生计,方世俊得以温饱,继续攻读。

三年后,为了再现祖上风光,胡才筹借了一些钱,让方世俊提前去往开封,参加科举。

县学教谕陈文胜有些信命,他认为方世俊的名字不利中举,就建议其改名“文举”,方世俊觉得“文举”此名不错,就同意了,陈文胜便将相关凭证,都改成了方文举。

过完春节,胡才打发方文举上路,原本想跟随而去,可为了生计,无奈留在家中,他多方叮嘱,希望少爷保重身体,一举夺魁。

过完元宵节,方文举来到开封,此时离秋闱还有七个月,他在城郊租下一间便宜房舍,埋头苦读,日常饮食,由房东顾大娘负责,月底结算房费和餐费。

顾大娘心善,照顾的很好,收费也便宜,方文举很是感动。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月后,顾大娘中了风,不能理事,她儿子儿媳贪财吝啬,借机涨价。

方文举一盘算,手里的钱只能够两个月费用,剩下的半年该如何是好?老家人胡才挣钱不易,他不愿托人回去讨要。

附近不远有个寺庙,方文举便去碰碰运气,不想方丈不愿收留,只得悻悻而回,再想他策。

出寺庙不远,恰碰一马车陷在泥坑中,车把式拼命赶马,难以驶出,方文举心善,头脑也灵光,他在旁边捡来一些木棍,放于车轮下,遂帮忙助推,马车得以脱困。

车上坐着一位老者,约七旬年纪,为感谢相助,执意将其拉上车,带回家中感谢。

这老者姓林,富家员外,早年也读过书,对学子很是看重,得知方文举的处境,愿将其留在家中住宿,直到科举完毕。

所谓无功不受禄,方文举正直,不愿叨扰,林员外看出他的心境,让其教授几个年幼的孙儿读书,这样一来,方文举便无顾虑,住在林家。

林员外有两子,长子在杭州经商,只春节回来团聚,次子林宏陪在身边,帮忙打理家业,林宏有个女儿名叫秀婷,十六岁,她央求祖父后,也跟着几个弟弟一起读书。

方文举俊朗英气,才华横溢,林秀婷秀气貌美,亭亭玉立,二人都是情窦初开年纪,不知不觉生了情愫,出于道德节操,不敢造次,只深埋心中。

林员外老而弥坚,不久后便看出两个年轻人的心思,他并未干涉,反而欣喜,只因他对方文举非常看重,认为这个年轻人知书懂礼、正直善良,将来定有出息。

时光如箭,转眼到了科考之日,方文举信心满满,可事不如愿未能中举,为此很是沮丧。

林员外安慰他说:“你年不过十八,来日方长,一时成败岂能沮丧,殊不知而立之年的学子,还大有人在吗?”

方文举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感觉乡试不中,辜负了老家人胡才的期望,因此才沮丧。

既然乡试已经完毕,方文举便请辞回乡,这时候,林员外说出心中所想,愿将孙女秀婷嫁于他为妻,方文举对秀婷早已有意,自然高兴。

林秀婷此时不满十七岁,林员外将婚期定在两年后,方文举一口答应,两年后前来迎娶。临走前,方文举与秀婷见了一面,两人山盟海誓,依依惜别。

回到太康,胡才得知少爷结了门亲事,非常开心,他也如林员外那样劝解,让方文举不要沮丧,继续攻读。

方文举非常感激,他不愿胡才太过辛劳,就在一家私塾做了先生,一面教书、一面攻读,还能贴补家用,胡才见少爷如此长进,大为欣慰。

转眼两年过去,方文举已经二十一岁,他筹了些聘礼,前去林家接亲,想着与秀婷共结连理,开心不已。

谁知去到林家后,却得知一个噩耗,林员外两个多月前,去世了,方文举感念员外之恩,亲自去坟前祭奠。

祭奠完毕,噩耗又来,林宏告诉他,女儿秀婷半年前已经嫁人,夫家在卫辉,心仪之人嫁为人妇,着实心痛,可事已至此无法挽回,方文举只得接受,悻悻回了太康,胡才如父亲一般,再次劝解。

虽说已成事实,但方文举长情,忘却不掉林秀婷,此后有人登门提亲,都被他一一回绝。

转眼一年过去,又到了乡试之期,可以是思念秀婷过甚,方文举依旧名落孙山,他想起林员外和胡才的话,没有气馁,继续攻读。

当初改名字,是希望方文举高中举人,可名字没有带来好运,县学教谕陈文胜很生气,不再信命,在他的建议下,方文举又改回了原名方世俊。

半年后,六十七岁的胡才生了重病,方世俊如儿子一般悉心照顾,几个月后,胡才身体康复,但却落下老年病,变得痴痴呆呆,除了能认出方世俊,其他都已不记得。

父母过世时,自己才十五岁,这几年若无胡才照应,哪里撑得下去,方世俊感念其大恩,誓要为其养老,自己平日去私塾时,雇了个老妈子照顾胡才,饮食穿衣更不怠慢。

这日从私塾回来,老妈子对他说:“方少爷,胡管家最近几日,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嘴里老念叨“柘城”二字,我不知道什么原因。”

“柘城、柘城......那不就是胡才的老家吗?”方世俊一下明白了,胡才这是思念故土呀。

胡才是个孤儿,十五岁流落归德府城乞讨,被野狗咬伤命根子,幸得祖父相救,才保下性命,从那时起就跟着方家,到现在五十多年了,忠心不二。

现在生了老年病,能够记起的,除了少爷方世俊,就是曾经的故土了。

方世俊看着这个为自己付出所有的老人,心起怜悯,做了一个决定,不日后,他收拾家中物品,关门上锁,带着胡才去了柘城县。

虽然方世俊不知道胡才的老宅在哪里,但带着他回柘城养老,也算尽最后一份孝心了。到柘城后,方世俊在城郊租下一所小宅,又在城里找了所蒙堂做先生,安顿下来。

这几年积下了一些钱财,足够二人花销,虽说日子清苦,但也温饱,如同在太康一样,方世俊依旧找了个老妈子照顾胡才。

一边教书、一边攻读,还要奉养老人,是有些辛苦,但看到胡才每日笑容满面,方世俊心中安慰,做人不忘本,这是他的初衷。

这一日,方世俊正在教孩子们读书,其中一个叫刘茂的孩童,竟然在客堂上呼呼大睡。

方世俊是个严苛的先生,自然不能容忍,他唤起刘茂,打了几戒尺,这刘茂哭着鼻子跑出了学堂。

不多时,有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气冲冲跑来,此人是刘茂的哥哥刘元,他火爆性子,扯住方世俊的衣服就要动手,给弟弟出气。

蒙堂老先生姓范,跑来训斥道:“刘元放手,太不像话了,你弟弟在堂上睡觉,不该责罚吗?来到这里不读书,与在家何异,你还敢耍强,还不给方先生道歉。”

范先生很有名望,刘元不敢造次,他松开手后,气冲冲走了。

“哎!这小子幼年时跟我读过书,鲁莽的性子一点儿都没改,方秀才不要介意啊。”出此事情,范先生也有些不好意思。

方世俊笑道:“不碍事,不碍事,疼爱弟弟人之常情,我也是下手重了一些。”都是懂礼之人,此事也就过去了。

第二天上午,方世俊刚到蒙堂不久,从外面来了三个人,为首那人五十来岁年纪,相貌堂堂,看身上衣着,应该出身富家,此人身后跟着的,是刘元、刘茂兄弟。

这人先见了范先生,然后来到方世俊跟前,施礼道:“在下刘铭,见过先生,犬子昨日无礼,冒犯了先生,今日特来致歉,还望先生见谅。”

原来这人是刘元和刘茂的父亲,得知情况后,带着儿子前来赔礼道歉。

刘铭说完,冲着身后两个儿子说道:“还不过来给先生赔礼。”刘元刘茂兄弟不敢违抗父命,上前就要叩头,方世俊赶紧扶起,此事也就过去了。

为表歉意,刘铭请方世俊和范先生去家中吃酒,范先生与刘铭是老相识,也不推辞,拉着方文举一同前往。

一年后的这天,范先生请方世俊去家中饮茶,闲聊时问道:“世俊,你二十有三了,为何还不成婚?”

一说起婚姻,方世俊就会想到林秀婷,虽过去五年,但他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动情之下,对范先生说了大概。

范先生叹道:“想不到世俊如此重情,不过那位小姐已经成婚,你牵挂又有何用?许是你俩无缘分,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这个年龄,是该成婚了,你父母在天有灵,也不希望方家断了香火吧?”

方世俊说道:“可是......可是我忘却不掉秀婷。”

范先生笑了:“你还真是个情种,可事情已经过去,思念无用,不要再固执了,今日此问,是有人相托,老朽还是第一次给人保媒,世俊可不要辜负哦!”

对啊,范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自己和秀婷真的有缘无分,事到如今,也就不再坚持了。

范先生见他不反对,随即说道:“还记得刘铭刘员外吗?他有个女儿名叫秋虹,十九岁,在府城外祖家长大,前不久回了柘城,刘员外很看重你的人品,愿结良缘,不知世俊意下如何?”

方世俊脸上一红,说道:“既是先生做媒,学生敢不答应。”

“哈哈哈哈......”范先生大笑,随后道:“既如此,明日我就回复刘铭,你父母早已不再,老家人又年老忘事,我这个做长辈的,就代行父母之责吧。”

“多谢先生!”方世俊起身,行礼感谢。

回家后,方世俊将此事说与胡才听,胡才年老糊涂,未必听得懂,但看到方文举一脸喜色,老人家也很高兴,见到胡才高兴,方世俊也很欣喜。

范先生和刘铭都是爽快人,很快商量妥当,婚期定在次年春上。

刘铭看中的是方世俊这个人,对他的家庭情况并不在意,但女儿出嫁后,也得有个舒服的住处,于是将城东老宅粉饰一新,给二人做婚房。

转眼到了婚期,在范先生的操办下,方世俊迎娶秋虹过门,他在此处没有多少朋友,小院儿摆上五六桌,足够用了。

或许是激动所致,接亲当天,方世俊左脸起了红疙瘩,他感觉仪态不好,接亲时故意拿袖子遮了半张脸。

黄昏时分婚礼进行,方世俊将胡才扶上主位,接受自己和妻子的叩拜,在他心里,胡才就是父亲。

叩拜完毕,新娘子入洞房,方世俊给朋友们敬酒,大家同喜新郎官,不停劝酒,热闹异常。

临近初更朋友散去,方世俊醉醺醺进了洞房,揭开盖头看到秋虹的美颜,欣喜不已,陪嫁丫环低头不语,悄悄退了出去。

喝完交杯酒,时间已经不早,秋虹先让丈夫上床,端着酒壶出了屋,方世俊躺在床上,此时酒劲儿上头,眼前有些模糊。

不一会儿,秋虹回了屋,吹灭灯烛后,也上了床,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接下来的事情,圣人也是如此。

次日一早,方世俊慢慢醒来,见秋虹不再身边,知道她已早起,想着昨晚之事,方世俊意犹未尽,心想:“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看来有些道理,温柔乡里,确实回味无穷。”

正这时,秋虹挑帘而入,方世俊披衣下床,拉着妻子的手说道:“娘子昨夜休息不好,今日不应早起,有什么事,还是交给丫环做吧。”

秋虹脸色一红,笑道:“相公可真会说笑,奴家昨晚睡在隔壁,根本就不在房里,何来休息不好之说。”

方世俊眼睛睁得老大,疑惑道:“什么......那昨晚?娘子是说笑吧。”

秋虹突然变了脸,正色道:“方文举,我说的可是真的。”

“啊!”听完这话,方世俊吃了一惊,方文举这个名字,已经六年不曾用过,在太康,除了陈文胜以及几个同窗,无人知晓,在柘城,也就自己,更是无人知道。

见他一脸惊讶之色,秋虹冲着外面说道:“姐姐你进来吧,看看这个负心人。”

话音落下,一女子挑帘而入,把方世俊惊得目瞪口呆,这女子,竟是林秀婷。

秀婷满眼含泪,说道:“文举,说好的登门娶我,为何相负?还用假名字欺瞒我祖父,难道当日的誓言,全是空话不成?”

秋虹接口道:“父亲说你正直,想不到你竟是忘情负义之人,秋虹姐姐为了你,不惜逃出家门,苦苦寻找,为此吃了多少苦?实话告诉你吧,昨晚与你同房的,就是秋虹姐姐,这是你欠她的。”

事情来得突然,方世俊不知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他悲切道:“秀婷,我并未负你,当日去府上下聘,你父亲说你半年前已经嫁去了卫辉府,我当时心痛不已,这几年来一直不成婚,就是放不下这段情愫啊,至于改名一说,那是老师陈先生的建议,我真的没有负你啊!”

“你说得是真的?”秀婷虽然这样问,但此时看到方世俊的表情,其实已经相信了。

秋虹见他这样,也相信了几分,于是说道:“若真的如此,你还算是个重情之人,过后我去回禀爹爹,让他派人去开封林家调查一下,若属实,我就成全你俩,你我并未圆房,还算不得夫妻。”

秀婷流泪道:“小姐莫要这样说,我与他见面,心愿足矣,知他没有负我,已是欣慰,不苛求其他,过会儿我就离开,你们好生过日子便是。”

方世俊此时一头雾水,听完两个女子所说,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

秋虹做事很爽快,她拉着秀婷出了门,直接回了娘家,都在一个城里住着,两下相距不远,很快就回了家。

刘铭虽然开通,但碰到这种事,还是犯了难,他信任范先生,就将其请来,求教解决方法。

范先生得知刘家的丫环叫林秀婷,不由叹道:“果然缘分天注定,想不到让世俊牵肠挂肚的女子就是你。”

这话一出,秋虹和秀婷都明白了,方世俊果然没有撒谎。

范先生对刘铭道:“世俊人品正直,出了此事并非他愿,令女与他的婚事尽人皆知,也是前世有姻缘,哈哈,世俊前世定是个大善人,积下福泽,今生才有两个佳人陪伴。”

刘铭听完这话也笑了,对女儿和秀婷道:“范先生说得对,你俩就不要你推我让了,一起服侍世俊吧。”

父亲开了口,秋虹也不好说什么,重要的是,她对方世俊的长情也很敬佩,觉得嫁给这样的男人值得,话说到这里,事情也就解决了。

方世俊真是捡到了宝,不仅娶了秋虹为妻,还找到了多年的旧爱秀婷,现在二女共侍一夫,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秋虹与秀婷都是贤惠之人,对胡才很是孝顺,这令方世俊大为欣慰。

或许是有了这等好心情,第二年的乡试,方世俊高中举人,虽然次年没能中得进士,但举人功名,已经让祖父和父亲瞑目了。

不久后,方世俊带着秀婷回了娘家,林宏夫妇见到如此情景,有些羞愧,接受女儿女婿的同时,也让二人知道了当年之事。

当年林员外撮合这份姻缘,林宏心里并不愿意,一来是嫌弃方世俊家贫,二来是想和官宦之家结亲,将女儿嫁入官宦胡家,可父亲已经确定,他不敢违抗。

谁知林员外没有等到方世俊接亲就去世了,林宏随即反悔,他对方世俊撒谎,说女儿秀婷嫁去了卫辉府,而对女儿,则说方世俊并未前来迎亲,这就是秀婷认为方世俊负她的原因。

一年后,林宏与胡家结亲,秀婷知道那家少爷是个纨绔,不愿出嫁,与一日深夜,带着丫环逃出家门。

她对方世俊用情很深,誓要找到此人,当面问个清楚,她一路询问来到太康县,谁知此时方世俊已经搬去柘城,再加上街坊邻居不知道方文举这个名字,也就无从打听。

秀婷得知情郎用的是假名字,心灰意冷,认为自己被骗了,可已经逃出家门,无脸回去,一时之间不知去往何方。

就在这时,丫环病倒了,不久后去世,秀婷一个人无依无靠,遭人贩子掳劫,带到归德府贩卖,事有凑巧,被秋虹碰到后买下,做了自己的丫环。

当日成婚时,方世俊半脸生疙瘩,以手遮面,陪嫁的秀婷并未看出。

当方世俊入了洞房,站在一旁的秀婷这才辨认出来,想不到小姐要嫁的方世俊,竟是自己寻找近六年的情郎方文举。

秀婷一时受不了,躲在屋外哭泣,被端着酒壶出去的秋虹发现了,秋虹问其缘由,秀婷一时伤心,说出过往。

当时秋虹非常气愤,失去了理性,是她将秀婷推进屋里,与方世俊圆房,秀婷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糊里糊涂就从了,这才有了之后发生的事。

姻缘天注定,方世俊与林秀婷历尽磨难,终于走在一起,想起这些,林宏都后悔不已,后悔自己没有听从父亲临终之言。好在现在大团圆,心里也好过了许多。

秀婷没有责怪父亲,方世俊更是大度,家人团聚十日后,夫妻俩返回柘城。

不久后,在岳父刘铭的帮助下,方世俊在衙门做了典吏,也就是这年冬天,秋虹和秀婷同时有了身孕,第二年,秋虹生下一子,秀婷生下一女,儿女双全,举家欢喜。

两年后的一天,糊涂了好几年的胡才,突然清醒过来,他对方世俊说:“少爷,我们回太康吧,那里不仅是你的根,也是我的根,我将来还要睡在太老爷身边,侍候他呢。”

方世俊遵从胡才心愿,辞掉差事,辞别岳父,带着家人回了太康,回去的第二年,胡才无疾而终,方世俊将他葬在了祖父身边。

不久后,在老师陈文胜的举荐下,方世俊做了县学教谕,悉心培养后世学子。

秋虹与秀婷这对姐妹,相处一直和睦,二人共为方家生下四男三女,携手丈夫方世俊,白头到老。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世一次擦肩而过;

前世五百次擦肩而过,换来今世一次相遇;

前世五百次的相遇,换来今世一次相识;

前世五百次的相识,换来今世一次相知;

前世五百次的相知,换来今世一次相爱;

而前世五百次的相爱,才换来今世做夫妻。

人生难得,既然相遇,就彼此珍惜,不是每一次相遇,都会让人心动,不是每一次相遇,都会让人心生欢喜,既然相遇了,就要好好珍惜,就要用心珍藏,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要轻易忘记。

夫妻之情,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情感,父母子女可以陪伴你一时,但不会伴你终身,只有另一半,才能陪你走到头,珍惜、珍惜、珍惜!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故事洞房后,新郎回味无穷,新娘却说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