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在写作业的时候,其实是挺痛苦的,但是人类的欢喜并不相通,大人们看孩子写的作业,真的是能够笑晕过去,不得不赞叹一句,真是脑洞清奇!
试卷中要求“将改成拟人句”。
结果有个脑洞清奇的小朋友写到——蟋蟀在田野里叫:我是人,我是人。
果然,真的是拟人了呢!
还有一道题目“把连成一句话”。
有小朋友回答——奶奶家养了我一只狗;
还有一个回答是——奶奶家一只狗养了我。
看完让人哭笑不得。
看图说话作文——为小鸭兄弟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小朋友为了凑数,真是煞费苦心——“游哇………………………………游哇……”。
凑字也不是这么个凑法呀!
都说数学难,英语难,但是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语文难度也不小。
尤其是近几年来,教育部对语文这一学科是越来越重视。
所以家长语文这一门学科,家长也不可以怠慢。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积累以及联系。
只不过占比不同而已。
对于语文来说,其实积累占的比例就相当大,而语文的积累,正是阅读。在刚才提到过的几个题目,仔细回想一下,其实会发现,有足够的阅读,这都不是问题。
无论是词汇量,想象力、语法,这都是孩子学习语文的大难关,但是通过阅读,完全可以迎刃而解。
阅读的重要性,无论是语文老师还是各个教育专家,全都强调过,但是真的注重孩子的阅读的家长其实并不算多。
仔细想一想,孩子这一年下来的课外阅读量有多少,有超过10本吗?
这一年下来,带着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的时候,是去买练习题、做作业的时候多,还是买、看课外书的时候多?
其实是前者更多一些。
练习很有用,但是没有积累的阅读,就是无用功,只会让孩子感觉到烦躁以及不解。
在网上,一说到语文,其实看过很多的文章,都是小朋友们各种凑数那种,作为局外人,看得确实很开心,但是身为那个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就不是如此了。
小朋友确实是绞尽了脑汁,也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其实孩子是很苦恼的,而作为家长,自然是觉得自己一身的本领,但是无处施展。
作文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家长的文采再好,也帮不了孩子。而且作文这一项,是最需要词汇量、语感的。
但是单单凭借语文书那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语感的。
为此,儿童文学作家“小鹿哥”编写了一本《路小鹿成长日记》,在提升孩子写作呢能力的同时,也是增加孩子的阅读量。
书中都是以小男孩路小鹿为主人公,第一人称进行描写的,书中所有的事件都是以路小鹿记日记的方式进行呈现的。
第一,保证了孩子的代入感;第二,保证了写作手法利于孩子吸收。
书中内容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事情,比如和同学之前的互动,和亲戚之间的谈话,以及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的习俗……
这样小朋友在写作文的时候就是更容易借鉴,化为己用。
写作文,其实真正要借鉴的还是写作手法。拿出其中一个片段给大家举例一下:
和家里人谈话期间,突然看见了同学经过家门口该怎么描写?
“听我提起二舅妈的事,老爸刚想乐,去忽然指着前面问我”,这句话就把场景过渡的相当自然。
然后是环境描写:
“天已经黑透了,熬但借着满街明亮的灯光,我还是能够清楚的看到黄小培一手托着纸箱,一手提着点亮的纸灯笼”。
从天色到街道在再到手中的纸灯笼,由远及近一点点的收拢,有画面感的同时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的非常清楚。
最重要的是,整句话没有用多华丽的词汇,依然能够写的如此生动流畅。
这正是孩子可以借鉴的地方。
这套书一共5本,分别是《流浪狗大营救》《网络怪兽来袭》《补习班大作战》《“女汉子”的小秘密》和《挑战假面“专家”》。
有生活、有细节、有挑战,无论是作为作文书,还是阅读的课外书,都非常合适。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