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者灯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被称之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正月十五月儿圆,圆圆的月亮有“圆满”之意,过了这一天农历新年也就正式过完了。元宵节的习俗有很多,都是以热闹喜庆为主,那么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需要做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正月十五的一些习俗,这几件事记着做,开开心心过完年!
吃汤圆
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是我国的传统小吃,一般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吃一些。用糯米裹成圆圆的小球,里面包着各种馅料,糯糯的非常好吃。
吃汤圆是正月十五的习俗,第一个月圆之夜,吃上一碗香甜的汤圆,寓意“团圆”,期待下一年也能“圆圆满满”。
说起汤圆,南北吃法还不一样,北方称之为“汤圆”,用糯米饭包成的,比较大一些,表面圆润。汤圆馅料有豆沙,芝麻,红糖,还有肉或者蔬菜的。而南方则称之为“元宵”,是在糯米粉里滚出来的。表面粗糙,偏小一些,馅料多以甜的为主,芝麻,桂花,花生糖等。
南北汤圆叫法和做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正月十五吃汤圆,这个习俗是一样的。
赏灯
正月十五赏灯在大城市或者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城市,正月十五都会有一些灯会,人们三五成群去商灯游玩,非常热闹。
正月十五“赏灯”的习俗由来已久,从汉朝就传承下来,唐朝的时候成为定俗。正月十五月儿圆,这一天也是年的最后一天,人们也会有很多和“赏灯”相关的习俗,比如猜灯谜,游船等,非常热闹。我们这里正月十五在一些公园景区也会有一些灯会,各式各样的花灯吸引着很多人去观看。
挑花灯
正月十五挑花灯“挑花灯”也是正月十五的一个习俗,一般小孩子比较喜欢。这一天小孩子每人挑着一个彩灯,民间俗称“照灯”,寓意赶走瘟疫,驱病祛邪。
小时候都花灯都是用纸糊的,里面粘了一根蜡烛。家里人给糊一个纸灯可以用好几年,正月十五一过,就被大人收起来明年再用。但是有很多都在和小伙伴们嬉闹中烧坏了。现在的花灯都是塑料和灯泡做的,安全性比较大,但是喜欢挑花灯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了。
蒸面灯
蒸面灯蒸面灯这个习俗在老一辈人那里非常盛行,我外婆就是每年都会蒸一些面灯给小孩子玩。蒸面灯用烫面,做成一个碗盏,放在锅里蒸熟。放凉之后,里面放一些植物油和一个灯芯,即可点亮。
面灯在晚上点燃,需要燃烧一夜,谁家的面灯烧的时间长,灯火大,谁家来年就会丰收富余。这一习俗现在年轻人都不做了,还是去年的时候我妈给孩子做了一个,孩子开心的玩了很长时间。
正月十五,大家有时间的话不妨和孩子做一个,开开心心过个节。
猜灯谜
正月十五猜灯谜猜灯谜应该是正月十五最有趣的习俗,在一些“灯会”上都会有猜灯谜的活动,大家聚在一起猜灯上的谜语,即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增进人与人的交流。
正月十五,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家庭猜灯谜的活动,每个人准备一些谜语,猜对的有奖励,这样全家人其乐融融。
正月十五的习俗还有很多,各位小伙伴,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喜欢一姐文章的请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