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被称为“元宵节”。作为我国传统春节的最后一个节令,在元宵节当天,人们都会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对比成年人,学生会更向往传统节日。毕竟他们还是处于学龄阶段,面对传统的中国文化,他们会更加热情对待。
春节刚刚过去,想必孩子们收红包已经收到手软了吧?即使元宵节没有放假,但面对这个有汤圆吃的节日,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多多少少也会留有深刻的印象。
在我国内,自古以来都有“北元宵”、“南汤圆”之说。南北方地区不同,吃的应节食品也不一样。
虽然元宵和汤圆之间的叫法和做法不一样,但它们都是代表着元宵节的存在意义。甜甜的应节食品,寓意着新一年的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还可以做什么?”
其实在不同的地区,拥有的元宵习俗也不少。比如像踩高跷、舞狮子、猜灯谜、划旱船、赏花灯等习俗,都深入人心。
过去大型的元宵活动,在闹市会比较常见。由于疫情原因,我们也只能在电视上看到那些精彩的元宵节目了。
不过在许多老百姓的家庭当中,猜灯谜和吃元宵已经是家庭相聚的重要环节了。为了凸显节日气氛,有一些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做灯笼、汤圆等活动,让他们好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动手能力较强的家长,会很乐意从旁指导孩子完成手工作品。而且即使不是学校布置的作业,为了应节,家长和孩子之间来一场亲子手工互动也不错。
而以下这些手工作品,还真是体现到宝妈们的心灵手巧呀!
一、“红包”灯笼
用红包(利是封)做的灯笼,不仅可以实现二次利用,而且它的图案做成灯笼成品也非常漂亮。
“大红灯笼高高挂”主要是红色更吸睛、喜庆一些。像这位宝妈,直接就把过年孩子拿到的利是封给利用可起来。
六个长长的利是封围成六边形,再用三根木签在顶部固定,就做成了一个漂亮的灯笼啦!灯笼头尾编上传统的中国结,再在尾端系上一块玉,瞬间就显得高档起来。
六面红包福字封面,怎样转都好看。愿意认真琢磨的家长,还可以在里头摆放灯饰,通过单面红包透出来的灯光,让孩子晚上带着去广场玩,路人看到都会拍手称赞!
二、“冰墩墩”灯笼
要说今年新宠,绝对有“冰墩墩”的一席之地。看着我们运动员们陆续地拿下冬奥会的各个奖项,国人都感到非常骄傲。
在普天同庆的同时,可爱的“冰墩墩”元素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制作成各种观赏性超高的优秀作品。
看!这两个颜色不一样的冰墩墩灯笼,是不是很萌很可爱?尤其红色的那个,就像把冰墩墩和雪容融结合为一体,还真是创意十足!
而且在冰墩墩圆圆的腹部,还可以贴上元宵灯谜哦!孩子在享受冰墩墩带来乐趣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冬奥灯谜小知识,实在是一举两得!(在上一条动态当中,我已经把冬奥灯谜给大家分享啦!)
如果你比较爱手工作品,记得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冰墩墩灯笼。相信有冰墩墩灯笼加持,晒到朋友圈,夸赞人数绝不冷场!
三、“小老虎”灯笼
今年是老虎年,当然少不了做一个老虎灯笼了。把灯笼做大了,显得威严感十足。不过对于亲子手工活动来讲,做一个可爱的小老虎会很讨孩子喜欢。
看看这位宝妈的作品,一张卡片就把小老虎的五官、爪印等都形象地介绍到位。先用笔把小老虎的各部位轮廓描绘出来,再简单粘贴剩余部位,把灯光放到“小老虎”的身体里面,一个萌萌的小老虎灯笼就从此诞生啦!
不得不说,动手能力强的家长,会让自家孩子感受到更多童趣。有自己参与制作的灯笼,还会让他们爱不释手。
家长陪同孩子做灯笼,虽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出去买更实际一些,但它的意义,又是无法代替的。
所以,有时间空余的家长,不妨动起手来陪同孩子制作一款与众不同的灯笼。让他们一边拿着灯笼,一边品尝着元宵或者猜灯谜,感受着元宵佳节带来的一切美好!
如此有意义的手工作品,记得保存好或者拍照记录起来哦!若孩子成年后能看到童年时期曾制作后的灯笼,回想起来又是一段甜蜜的回忆!
#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