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种花人
TUhjnbcbe - 2025/4/19 16:54:00

大家好,年关将至,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中国人的春节!相信每一个中国人,从一出生就知道过年,这是錾刻在,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更是让人牵肠挂肚,流连忘返的美好记忆,时下的国人,不管你在天南地北,还是在天涯海角!无论你身在何方,只要一提起春节二字,那心里面都是满满的,浓浓的,挥之不去的快乐!更是一份浓烈的乡愁!这里面有童年的天真烂漫,有少年的懵懵懂懂,有中年的挥之不去,更有暮年后的无限向往,和念念不舍。

太平灯

中国年,国人心目中无比重要的节日!这里面包含着我们祖祖辈辈,对华夏文明的尊重,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乡土的深情!有一份无比美好的期待,期待着花好月圆,期待着万物勃发,期待着美好的明天!

那么如此重要的日子,不禁让人对其来源,浮想联翩!更让人忍不住的想问个究竟!当然这些并不重要,因为过年,早已经是我们深入骨髓的记忆,但是知道一些来历,也是挺好的!关于春节的由来,众说纷纭,今天我们很难考证,国人到底是何年何月,第一次开始过春节的,但是大体上有这么几个传说。

一是年兽说!因为古时候有一种怪兽,每逢年关,就会出来为害人间!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人们秋收冬藏,手头有了富余的食物,此时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的年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爬陆地,吞噬家畜,伤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故称过年,实际上是大逃亡,后来在不断发展演化中,逐渐增加了各种各样的习俗,其实说到实处,就是我国先民,以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来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热爱生活的象征,或者说是仪式都行。

逛街

二,关于年兽说的另外一个版本,说是有一位叫做“年”的神童,此童法力高强,有些像红孩儿一样,这个姓年的神童,把竹子放到活里面,然后竹子在火里,噼里啪啦地向了起来,把年兽给吓跑了!多么不着边际的想象啊,确又是那么的浪漫!年也叫夕,所以一到三十的晚上,人们敲锣打鼓,放鞭炮,把夕给吓跑!于是乎三十晚上就叫除夕。

刚刚说的是浪漫的传说,那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过的春节你呢!有学者认为,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大约在饶舜禹时间就开始了,这么说的话,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早在上古时期,中国人就开始过年了!其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人文,自然有关。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其反映的是古人,对自然的崇拜、,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祭祀活动,则蕴含着华夏民族,农业文明的根本属性。

火树银花

年的概念,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以定岁之所在”。其后古人根据天地运行的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当然也是水稻成熟的周期,因为年从禾,意思是农作物一年一成熟。

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定出一年之岁首。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干支历法的“立春”,当天象“斗柄指寅”时,万物苏萌,天下皆春。

欢天喜地

接下来简单的讲一讲,春节的习俗!关于春节的习俗,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一首,人尽皆知的歌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煮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其实一进入腊月就开始过年了,比如腊月八,喝腊八粥,这就是春节的前奏,哦!补充一点,今天我们过春节的时间,是民国时期,袁世凯于一九一三年设立的。

福满人间

关于春节的习俗,五花八门,大江南北各有不同!但是无非就是这么几点,一,祭祀的传统,主要表现在,正月初九敬天,敬地,大年三十敬家神,敬祖先!舞龙舞狮,二,春回大地,表现在,贴春联,门神,帖窗花。人们踏春赏花,三,祭祖上坟,招募,这叫慎终追远,不忘初心!四,乞巧祈福,比如放花灯,放孔明灯,五,狂欢团聚,就是吃吃喝喝!朋友一年到头聚一聚!从腊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多月,人们都处于各种仪式当中,或者是约三五好友聚一聚,或是逛庙会,或是大拜年,总之人们说忙的不亦乐乎!这其间最快乐的,莫过于儿童了,还记得儿时,穿新衣的快乐,还记得放鞭炮,收压岁钱的喜悦,还记得第一次,吃水果糖的甜美。

宝鸡习俗打铁花

而今为了生计,游历四海,关于春节的那些习俗,关于春节的期待,渐渐的淡薄了许多,虽然有所期待,但是这份期待中夹杂着,人生不得意的感伤,夹杂着无以言表的惆怅!可是总有一些美好的画面,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小时候的那些春节,却是我永远,永远回不去的奢望!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故乡已经变迁的,让人认不出来,仿佛伴随着童年的逝去,一起不见了踪影!

如今的故乡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新时代下的富饶,便捷。恨的是!再也找不到最淳朴,最自然的,那个故乡了,正如木心先生的从前慢一样!儿时的玩伴,也各在天一隅!归来更是霜雪满!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忘却,关于春节的所有记忆,所有的期盼,所有的热爱!所有的欢声笑语,正如开头所说,那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基因,是不可忘却的命脉,更是万家团圆的幸福!也是这个纷纷扰扰俗世中,最最重要,最最令人愉快的日子!好了,纵使千言万语,也难表内心的衷情,那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感伤!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慨!余赋诗一首,以遣己怀,辞旧迎新.中国年,举国欢呼辞旧岁,万家团圆迎新春,爆竹声里桃符换,新醅酒中醉乾坤。最后用老北京,兔爷里面的一句话,来结尾吧!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种花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种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