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元宵节
TUhjnbcbe - 2025/4/18 17:29:00
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文:朱群英图:来自网络元宵熟了,漂在锅里,轻轻一拨打着旋儿,像扑棱扑棱的心跳,这又是一个心花摇曳思念的时刻。又是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元宵节。年啊,从初一到十五算起,追溯的远一点,从元旦起年就让人沉迷,沉醉,沉沦,撩拨澎湃着人们的心潮。因而说每一个节气里都有约定俗成的物象在推波助澜渲染气氛,当然属年的的物象最多,鞭炮,年画,春联,糖果,饺子等。元宵节元宵成了主角,各种口味的元宵代表着人们的饮食喜好和心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耳熟能详的经典情诗,在一个不经意的电话中,才搞懂其真正的出处和内涵。诗中的“月”即大年十五之圆月,人约黄昏后要做的事是看灯。这“灯”又是专有所指的,乃中国传统民间约定俗成的狮灯、龙灯之类,是用来“耍”的。其中还包括供人看的灯,即旧时街边房前的檐灯。一色喜庆的红灯笼,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煞是好看。这耍的灯和看的灯,并非一年四季都有。如此热闹和喜庆的排场,只在过年的时候铺张。中国人就看重过年,从初一到十五,一过就是半个月。走亲访友,上香祭祖赶庙会,几乎全家出动。特别是那些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女子,也被父母允许逛街看灯进庙烧香。一时间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到了大年十五,还要闹元宵——即通宵达旦的耍,类似狂欢,怎一个“耍”字了得!元宵节也不过是个词,一个延展着生命时光与感情沾亲带故的词,人们寄予美好的憧憬。这等好事有诗作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看看,多么令人怀念,其实这怀念是另有深意的。一些专门研究中国民俗的专家认定,元宵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细细想来也有道理,这2月14日跟元宵节比邻相接,该不会是太巧了吧。也有很多诗词记录下了元宵节的爱情故事:那首作者尚有争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关于爱情的那首最为著名的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还有南宋那位将秦观的原意完全翻转、才情不让李清照的才女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龙灯狮灯耍上街。这旧日的民俗沿袭了几千年,兴也罢,衰也罢,全由世造。比如这两年的服饰流行唐装,不论男女老幼,赶趟似地复古,迎合人们的怀旧心情。当然,书里或书里的元宵节,现今是再难找到了。怀旧的人才把《红楼梦》当作梦,在古装戏里过瘾。单说一句“翩翩少年郎,偷看二八小娇娘”就已让人浮想联翩。那元宵之夜“灯如昼”,灯挨灯,人挤人,大有现今不夜城灯红酒绿的意思,但不是同一个味儿。街上人们的目光只在地面与半空中交替游移,眼里只有绚烂的烟火发出的光芒,天上的那一轮满月竟是被彻底地冷落了。也难怪,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数日来雨雪霏霏,今日初晴,任她月儿再怎样圆满,终是一轮冷月,满地青辉,望之生寒!这样的月色常被欢乐的人们遗忘,掬月入怀的,多是诗家词人,要不就是思妇离人。我已经没有了那时“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的精致情怀,逝去的心事已随尘世湮没,平时不敢去翻它,也不敢去想它,只想用时间作一帖遗忘的良方。但今夜的月亮如水如银,与团圆相连,与相思相连,与离愁相连,与泪水浸湿的春衫袖相连,演绎着生生死死的爱情,恩怨纠葛的爱情,那一缕早想割舍的愁怨,如烟火燃烬后的白雾氤氲,缥缥缈缈,绕于身前身后,令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旧时的人思想不解放,胆子小又爱面子,更不兴自由恋爱。尽管如此,却有一见钟情,相思成疾的痴男怨女。幸好没有电话和手机,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和经典情诗流传后世。不过,年年有个元宵节,给相思的人儿一个救命的机会。若是心有灵犀,肯定会同时出门看灯。只道这元宵节的灯好看,姑娘更好看,腮红齿白,艳若桃花梨花。人看灯,灯照人,还有十五的圆月挂柳梢。月不生情人多情,含蓄的温馨,古典的诗意,怎不令人回味无穷。何况,元宵节的爱情,无须张扬的玫瑰,一只小小的香包永不凋谢,足以抚慰来年的相思……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