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奇葩译名年年有,内地版不思进取,港版语不
TUhjnbcbe - 2025/4/12 19:33:00

去年我写过一篇关于内地和香港电影译名的文章,提出一个观点,同样是奇葩译名,香港和内地各有不同。

内地版烂得平庸,有不思进取的风范。

动画片译名就是内地糟糕译名的重灾区,皮克斯动画是总动员,梦工厂动画就是疯狂系列(这些作品大多数被引进到内地,属于官方译名)。

或许有人问,为啥皮克斯动画就要总动员化,梦工厂动画通常是疯狂系列。

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中提到一种现象可以解释它,这是一种包装蹭IP心理。

潮流当道之下,年轻导演会利用包装,把不相关的影片变成一个系列。擅长制作恐怖片的宝耀公司,便以特别日期为一系列影片改名。如用盂兰盆节命名的《七月十四》()、元宵节命名的《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及《二月三十》()。

这种包装蹭IP的心理,也导致港版有很多模式化的译名。比如说他们习惯用天煞来翻译外星生物题材的影片。比如《IndependenceDay》,内地直译《独立日》,港版是《天煞地球反擊戰》。《IndependenceDay:Resurgence》,内地版是《独立日:卷土重来》,港版是《天煞地球反擊戰:復甦紀元》。《Arrival》引进内地,译名直译降临,港版是《天煞異臨》。

香港对天煞的爱好,能让很多白种人也能出现黑人问号吧。

大多数情况下,港版译名有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内地叫《史密斯夫妇》,港版叫《史密夫决战史密妻》。内地叫《摔跤吧!爸爸》,港版是《打死不离三父女》。对了,内地版《三傻大闹宝莱坞》不怎么样,港版直接叫《作死不离3兄弟》。

同样是《LadyBird》,内地版是《伯德小姐》,香港叫《不得鸟小姐》。《不得鸟小姐》总给人一种感觉,女主角是爱情绝缘体,没有男人爱吗?

或许是港版译名过分不走寻常路,网上一度有传闻,《ISpitonYourGrave》有个《叼你老墓》的版本(其实港版叫《色罪難饒》)。内地版就比较老实,直译《我唾弃你的坟墓》。当然,我一直吐槽港版内地译名,会有人说我不客观,作文不全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还是写一点内地和香港的神翻译片名的内容吧。比如说,《WaterlooBridge》,直译就是《滑铁卢大桥》。

当时的内地引进方希望有个更吸睛的片名,于是在报纸上发布译名征集活动。有个读者给出了“魂断蓝桥”的译名,得到了引进方的认可。

当然,影片直译没毛病,滑铁卢本就是标志性的地点。“魂断蓝桥”则达到了信达雅的高度,蓝桥有男女定情之处的意思,魂断呼应的是影片主题。

港版译名也有神翻译。《LaviedAdèle》内地版是直译,就叫《阿黛尔的生活》,港版是意译《接近无限温暖的蓝》。

恕我直言,我喜欢港版。港版译名更加贴近影片的调性。它将蓝色点缀在片名中,有一股醉人的诗意。在片中,阿黛尔爱上的艾玛就有一头蓝色头发。《接近无限温暖的蓝》的点睛之笔就在于蓝色在西方文化中是同性恋的象征。它改编自《蓝色是一种暖色调》。其实在华语电影中,蓝色也在暗示同性恋,比如《蓝宇》和《蓝色大门》。

无论是《魂断蓝桥》还是《接近无限温暖的蓝》,它们都离不开翻译者化腐朽为神奇的翻译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电影原版片名本就平平无奇,想要点石成金难度极高。比如是枝裕和拍《无人知晓》,原名遵循英文版名字。

在开拍前,是枝裕和面见英国导演肯·洛奇,他告诉对方,很喜欢《小孩与鹰》,认为那是非常棒的儿童片。肯·洛奇也很高兴。两人聊天,是枝裕和提到即将要拍摄的电影,肯·洛奇说,它就叫“Nobodykonws”。是枝裕和就用了这个名字。日语版是“誰も知らない”,直译为“谁也不知道”。

《誰も知らない》没有体现出这部电影的基本调性,观众不看剧情介绍,很难知道这是悲剧还是喜剧。我个人不认为这是好的片名。内地版用成语直译,香港给的译名有点洒狗血,叫《谁知赤子心》,有励志片的味道了。话说回来,同样受中华文明滋养,内地和香港译名有不同的打法,源于两地电影的文化环境不一样。内地电影的审核机制相对敏感,相对倾向于中规中矩的直译。而香港的电影环境相对开放,商业化程度更高,注重制造噱头和创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港版译名散发出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质,因为它要吸引观众。

内地叫《何以为家》,香港叫《星仔打官司》。

内地叫《副总统》,香港叫《为副不仁》。

内地叫《肖申克的救赎》,这个你们应该知道,香港叫《月黑高飞》。

我有个同事,特别喜欢看港版译名。在他得知《黑客帝国》也叫《二十二世纪杀人网络》,《朱诺》也叫《鸿孕当头》,《邻家大贱谍》也叫《俩公婆决战特务王》后,他终于发现港版译名的规律,要灵活运用熟语翻译。有一天在我刷《朗读者》的时候,他凑过来,神秘兮兮地问我,“你说所有姐弟恋电影,都能叫老阴捉小鸡?”

1
查看完整版本: 奇葩译名年年有,内地版不思进取,港版语不